關鍵字:哭
-
青少年憂鬱比率增加 董氏籲外界:重視孩子的情緒困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32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不少研究發現,憂鬱症及焦慮症罹患人數比例上升,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的罹患率;根據1份2022年9月發布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的12至25歲人口中憂鬱症病例雖大幅增加,但接受治療的卻沒有相對增加,這是必須正視的現象。 -
趙自強揭童年霸凌往事 挺身呼籲支持「故事小苗行動」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330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推出「故事小苗行動」,透過故事讓孩子潛移默化學習「尊重差異」的理念,另特別邀請金鐘主持人趙自強擔任愛心大使,期盼能為先天顱顏缺陷患童打造友善的成長環境。即日起至基金會官網中搜尋「故事小苗行動」,捐款300元即贈插畫倡議大使HOOHOOLAB設計L夾,也可選擇2023年「喜歡自己!」親子野餐派對門票。欲知詳情請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官網】查看。 -
女人「好孕」不只凍卵! 掌握生殖科技完備檢測不可少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279李宗賢主任舉例,曾有1名40歲女性在不孕症治療期間先進行人工受孕,第2次療程後雖然成功受孕,但之後又流產,檢查流產的胚胎染色體後,發現該胚胎有唐氏症的基因,於是改做試管嬰兒流程,搭配PGT-A檢測,取卵2次僅有1顆卵子,最終成功受孕且順利生下健康的寶寶。從此案例也可得知,若當初直接選擇做PGT-A檢測,則可免去前面流產的辛苦過程。 -
躁鬱症情緒起伏大 專家籲:正確認知積極治療很重要!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17躁鬱症不同於憂鬱症,躁鬱症患者常出現週期性的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躁症時期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求減少、異常自信、精力旺盛、過度慷慨、亂花錢等。是使情緒波動劇烈且容易復發的慢性疾病,病人情緒會在躁期與鬱期反覆拉扯,相當煎熬。躁鬱症發病年齡3大高峰為17歲、26歲及42歲,如在年輕時(21歲前)發病症狀常較為複雜,恐有藥物、酒精濫用、企圖自殺等傾向。為加強青少年對於躁鬱症認知,台灣精神醫學會推動《跟著小安交換去》躁鬱症全台校園巡迴講座,預計與北中南東大學院校合辦6場巡迴講座,首場講座將在11月28日於國立成功大學舉辦。 -
女星罹甲狀腺癌呆站診所暴哭 好發年輕女性難事先察覺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363演出《真愛找麻煩》、《真愛趁現在》的34歲藝人林欣霈,近幾年淡出演藝圈,轉當網紅。然在17日她在FB透露,在健康檢查時,發現罹患甲狀腺癌。第一時間她站在診所門口,哭泣時想得是「為什麼是我!」實際上這個被林欣霈取名「幼幼班」的甲狀腺癌並不少見。國泰醫院衛教提到,這在內分泌系統中是常見的癌症,好發於女性,好發族群為35到55歲這年齡層,而國泰醫院收過最年輕患者,年僅7歲! -
菜花不只長在性器官!這些部位也可能染病 中醫談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505感染菜花的潛伏期約半年至1年,有人甚至長達2年才發出病灶,黃慶雲醫師指出,潛伏期的長短實際上與個人免疫力有關,臨床上也遇過極少數5至10%的人免疫力功能較好,感染菜花後並無出現症狀,但很可能病毒已潛伏在體內「伺機而動」。 -
偏頭痛嚴重恐變殘疾! 覺察預防偏頭痛靠口訣「123」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79大家不時會有「頭痛」困擾,提案前頭痛、小孩在哭也頭痛。但是台北榮總神經內科統計,因偏頭痛求診的病患多達6成。提到偏頭痛,多數人總是不將它當作疾病,以為吞顆止痛藥就能撐過去;卻沒想到偏頭痛伴隨的危險。 -
1片也不行!愛犬吃「危險零食」 獸醫曝恐害毛孩喪命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179市面上容易看到大量專門給狗吃的寵物食品,通常是小型肉乾等零食。不過獸醫師提醒,「這種」肉乾給狗吃,吃1塊就可能送命!原因無它,正是愛犬可能因為這小片堅硬難嚼的肉乾「被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