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唱歌
-
白內障視力變模糊! 手術選對人工水晶體找回清晰視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1105白內障的常見風險因子包括年齡、過度陽光曝曬、遺傳基因等。眼科專家劉怜瑛醫師指出「白內障不只老人有,中壯年人也會有!」常有病人因視力模糊到眼鏡行配鏡,發現無法矯正而被轉介至眼科診所就診。 -
如何增進親子關係?心理師教父母3撇步 加深美好記憶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7068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當孩子談起1個旅行的景點,你早已忘記了詳細情節,但孩子卻能生動地描述,仿彿那畫面就發生在他們眼前,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 記憶和情感總是緊密相連,通常越是喜悅、幸福的瞬間,記憶就顯得更加深刻。 除了單純回憶之外,蔡心提出3個小撇步,不妨試試看,也許能讓回憶片段更鮮明,讓您與孩子暢談往事超有趣。 -
中秋節憂鬱症狀恐加重! 醫授憂鬱症患者6大自救方法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42中秋節對於大部份的人而言是團聚的時光,期望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享受假期,共同烤肉賞月,是件美好愉快的事情,但是對患有憂鬱症的明月(化名)而言,隨著中秋節的接近,心情反而更加低落焦慮、變得沒有食慾,空虛疏離的感覺也不斷在腦海中盤旋,覺得自己像處在黑洞中,無力面對外界的事物,甚至不想出門也不想說話,一想到要面對眾親友,就覺得壓力特別大。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楊琇雯醫師將為你說明為何憂鬱症患者在節日來臨時,症狀會出現惡化,以及患者本身又可靠哪些方法自救。 -
診間裡的療癒天使! 一探邱雯琪成為音樂治療師的旅程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015走出琴房,走向人群,從小音樂科班長大的邱雯琪,卻選擇了一份不是傳統演奏的工作。她是台灣少數取得國際MT-BC證照的音樂治療師,而這份工作的起點,是高中時,遺留在外公病房裡的思念。 -
孩子步態不穩小心是扁平足! 物理治療師公開3招預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20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黃尚阡醫師表示,兒童的足弓約在2至6歲開始發育,最晚在10歲前發育完全,過程中家長可多觀察留意兒童的平衡與行動能力、觀察及追蹤足弓的形成,多使用環境刺激、安排足部訓練,都能幫助兒童足部肌肉發育、增加足部穩定性,及早發現、即時預防與治療都能降低形成扁平足的機率,早期介入治療對於扁平足兒童的行走狀態與能力更是至關重要,可預防兒童功能性扁平足問題並促進足弓的發展。 -
婦人因聲帶萎縮!長期以氣音溝通 醫採1治療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6奇美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說明,沙啞、燒聲是一種常見的聲音問題,可能受多種原因引起,例如聲帶過度使用、感染、發炎、結節、息肉、囊腫、萎縮、麻痺、白斑或腫瘤等影響,這些病變會造成聲帶閉合不全,影響發聲的品質和功能。 -
席琳狄翁罹「僵硬人症候群」 和「漸凍人症」一樣嗎?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500現年54歲的歌后席琳狄翁,在8日於社群平台自曝罹患「僵硬人症候群」,接下來的巡演全數取消。席琳狄翁在影片自述自己從2021年底感到有異狀,現在已開始行動不便,日常生活大受影響,以及很難唱歌,並承諾會接受治療與復健。 -
口罩解禁聚餐戴不載? 姜冠宇:用餐「2時機」別脫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6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2月1日宣布戶外可全面免戴口罩,而在室內用餐、唱歌等特殊情景早就不必再戴口罩。然在用餐時,如果查覺到旁邊陌生人好像有症狀,該不該戴上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於FB粉絲團《姜冠宇醫師 Pro'spect 》發文分享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