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喜悅
-
勤做凱格爾運動可改善女性尿失禁 前提是動作要正確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6495年紀大、停經後、生產過、2胎以上、胎兒頭圍較大或是生產時間過久,是發生尿失禁的高風險族群,部分患者則是因為慢性咳嗽久咳不止,或是便秘嚴重以致腹壓增加造成尿失禁。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應該盡量減少提重物,並如有咳嗽、便秘等問題,務必積極治療,並多做凱格爾運動。 -
嬰兒滿月前接受聽力檢查 先天性聽損可及早介入治療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11為了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專家建議,新生兒應該在1個月大的時候就接受聽力檢查,任何1種聽力損失都應該在3個月之內被診斷出來,最好是在寶寶6個月大時就進行必要的干預措施。 -
孕媽咪才懂的胎動奧妙 次數多寡看健康狀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59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怡萱解釋,16周以前的胎兒因為還正在發育,體積不大、肌肉的力量也尚未成熟,所以孕媽咪一般不會感到明顯的「胎動」。基本上,初次懷孕的孕媽咪可能要到胎兒20至22周左右才會感受到明顯的胎動,若已有生育過的孕媽咪,可能在16至18周就會比較明顯感受到胎兒的第1次胎動。 -
關於懷孕這件事 準爸爸的焦慮並沒有比孕婦少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43吳寶芬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吳寶芬說明,約有80%的準爸爸期待新成員的加入,但有20%則是擔心多於喜悅,原因可能在於懷孕不在預期中、對於身分的轉換感到恐懼、對於「爸爸」這個角色還沒有準備好、擔心家中的經濟狀況,無法給予孩子舒適穩定的生活環境等。 -
孕期提前基因檢測 及早預防寶寶遺傳疾病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009孕育新生命的喜悅無可言喻,如果能確認寶寶一輩子的健康,爸媽就更能安心放手,讓孩子勇敢邁向自己的人生道路。基於這樣的理念,創源生技首創基因儲蓄的概念,將人生5個重要階段,如:孕前與懷孕(孕知因)、新生兒(寶知因)、兒科(兒知因)、成人(康知因、癌知因),規劃一系列基因資訊銀行的產品,並透過微電影《重拾 -
迎接新生兒做好準備 不讓孕媽咪產後變憂鬱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952孕媽咪懷胎10月終於產下胎兒,但這份喜悅從寶寶呱呱落地的那一刻,隨即轉變成一連串的壓力,如醫院產後立即的母嬰同室與哺乳,經常讓新手媽媽們焦頭爛額、情緒崩潰,嚴重者甚至引發產後憂鬱症。 -
九旬嬤巨大肝腫瘤開刀成功 慶生會醫病互感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52「當醫生別無所求,就是要看到病人康復!」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在慶生會場上,看到90歲林奶奶接受巨大肝腫瘤後,恢復得很好,感性的說出當醫生的喜悅。林奶奶高興的吹蠟燭許願與主治醫師余政展談笑風聲,一點看不出病態,第1次手手術後回診,已經能走路、對話自然、飲食正常。 -
孕期前後勤刷牙 不讓牙周病危及母嬰健康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275母親節剛過,對許多準媽媽及新手媽媽們來說,升格為人母的喜悅,特別值得好好慶祝。媽媽除了全心照顧寶寶的健康外,自己的健康狀況也不容忽視,尤其牙齒特別容易缺鈣、掉牙或發炎。牙醫師呂睿庭表示,女性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迅速分泌,會造成牙周菌數量攀升,罹患牙周病的風險較一般人來得高。不僅產前如此,產後新手媽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