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家衛生研究院
-
長期腹瀉、腹痛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76蘋果迷應該不難發現,賈伯斯自1999年以來,從原本的臉頰「澎皮」到2011年謝世前的面黃肌瘦,就是罹患了「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時已晚期,徒留遺憾。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王秀伯理事長表示,高達5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是在健檢進行「內視鏡」檢查,罹患此病。王秀伯也指出,藉由有效的「內視鏡」相關檢查,可讓8成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腫瘤未轉移前,就提早發現異常。 -
年輕肺結核患者染北京株 毒性強成隱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079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杜鴻運表示,結核菌的生長及在人群間的傳遞與其他細菌相比較為緩慢,基因型在族群間的改變往往長達百年以上,利用這一個特性,可以追蹤世界上族群遷移的一個佐證資料。台灣因多次受不同外族統治,可能成為全球結核菌類型最多的單一國家。 -
新版運動指引 每天健走15分延壽3年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571溫啟邦說明,這項研究針對國內40萬名健檢民眾,平均追蹤8年發現,每天只要運動15分鐘,就能延長3至5年壽命。研究顯示,從不運動到運動,第一個15分鐘的效果最好,雖然運動時間越長越好,但只要動15分鐘就能享受到健康益處。 -
治癌新突破! 國衛院發現促癌基因ASPM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165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成大腫瘤科醫師蔡坤志指出,目前研究團隊正積極研究標靶藥物,同時研發能夠準確預測腺體癌症復發,以及患者存活率的分子診斷方式。如果研發成功,將成為台灣第一個自行研發成功的治癌標靶藥物。
-
基亞疫苗廠動土 兩年後正式營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119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前所長蘇益仁教授表示,從2003年SARS疫情爆發以來,2005年H5N1禽流感、2009年H1N1新流感、2013年 H7N9禽流感等流感疫情與狂犬病毒輪番出現,新興病毒已成為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 -
針灸被證實 可緩解經前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26在過去,想要緩解這些惱人的情形,往往都只能透過症狀治療,或是透過藥物調節雌性激素,讓荷爾蒙恢復平穩,達到減緩不適的目的。現在,對於這些經前症候群嚴重,但是又不想服用藥物的女來說,已有新的解決方法。根據美國的研究,在東方行之有年的針灸可以適度緩解經前不適與經期疼痛的症狀,這項研究刊登在《實証補充與替代醫學雜誌》(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上。 -
葉酸維生素B6不足 老人憂鬱風險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1國家衛生研究院潘文涵研究團隊,針對1999至2000年老人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65歲以上老人共1371人進行研究,特別選定血紅素、血清鐵蛋白、維生素B1、維生素B2、血漿維生素B6、血漿維生素B12、血清葉酸等7項的臨界缺乏,來探討其與老人憂鬱情緒的關係。 -
抗病毒藥物 可降低B肝癌患復發率
癌症新知 / 肝癌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