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際期刊
-
生理時鐘影響健康 脈絡叢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27台灣最新研究榮獲全球排名第3的自然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肯定。研究員利用老鼠實驗,發現主宰體內生理時鐘部位是脈絡叢(Choroid Plexus),此結論不僅挑戰學界過去的認知,未來亦可將研究應用於中風、氣喘、睡眠失調等相關病症的治療上。 -
小一男童大小眼慘遭霸凌 眼瞼嚴重下垂沒人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53先天性眼瞼下垂的人,備受眼睛看起來無神的困擾!7歲陳小弟弟因為眼瞼嚴重下垂,有非常明顯的大小眼,儘管長相可愛、個性活潑,卻常被同學嘲笑,「我在學校沒有朋友,同學都不想跟我玩」陳小弟說,同學總是笑鬧他的眼睛一大一小。 -
早期肺癌雷射精準切除 新技術結合機械手臂
癌症新知 / 肺癌4461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趙盈凱表示,傳統外科治療切除早期1公分以下腫瘤,過程繁複,術前須先斷層掃描攝影室多次定位,再回到病房,等待開刀房通知。 -
「鳥仔腳」罹患慢性病、癌症 比一般人高2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553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指出,當腰圍超過90公分、腿圍小於50公分、頸圍超過38公分或腰腿比(腰圍/大腿圍)大於1.8,罹患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和內臟癌的風險,將增加2倍。 -
長庚團隊解開罕病之謎 獲國際期刊認可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09「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疾病」於2005年被發現,過去僅出現10幾個病例,被認為是非常罕見的稀有疾病。不過,泰國與東南亞地區從2012年開始便發現大量病人;目前全球200多個案例中,長庚團隊聯合台灣各大醫院,協助診斷超過70例台灣本土病例;保守估計,包括台灣在內的東南亞地區,恐還有成千上萬的「隱藏病人」。 -
長期喉嚨發炎帶口臭 原來是食道密室藏細菌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536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佳融表示,「食道憩室」的臨床症狀為吞嚥困難、呼吸道的惡性病變,有時出現食物反芻,以及進食時容易嗆到,原因是頸部食道的肌肉環咽肌張力太大,導致食道產生另一個空腔,醫學上稱為「憩室」。 -
國衛院發現抑肝癌基因 精準醫療有望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947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蔡世峯特聘研究員、林永豐博士以及跨機構團隊成員,分析第4號染色體缺失區間的基因以及其變異,發展新的檢測方法,並找出3個與肝癌有關的抑癌基因 UNC5C、DKK2及ZGRF1。 -
鋰鹽是躁鬱症患者的老藥 使用有無效果與特定基因有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31研究顯示,帶有此位點的人,治療反應較佳,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後發現,病人疾病復發率也較低。這個研究成果於今年的3月在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