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便
-
對抗病毒營養補充很重要 這5種食物讓你吃出免疫力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5036潘富子也提醒民眾,均衡飲食、良好的生活型態及習慣,是健康的根本之道。而腸道被稱做是人體的第2個大腦,腸道不僅是負責運送食物與消化吸收的消化器官,同時還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維護腸道健康狀態,可有效增強免疫力。 -
吃藥不喝水胸口中段疼痛 恐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作祟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8213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朱淯銘表示,藥物性食道炎及潰瘍的成因,是服用藥物或維他命等保健食品時,水喝的太少,或是服藥後直接平躺,造成藥物卡在食道,刺激食道黏膜所引起。在食道中段的地方因為周圍有主動脈弓經過,由外向內擠壓形成1個生理性的狹窄空間,造成藥錠容易卡在這個地方,藥物溶化後,因藥物成份具有刺激性,就會造成食道的發炎和潰瘍。 -
預防大腸癌 醫師建議從這7招做起
癌症新知 / 腸癌4381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瘜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瘜肉癌化而來;一旦發現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
肚子痛分很多種 專業醫師從4個問題找出病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96肚子痛是怎麼樣開始的,是慢慢、悶悶的痛,還是來勢洶洶一下子就很劇烈的痛?是痛了好幾天呢?還是好幾個小時?像是消化性潰瘍病患有可能已經痛了好幾個月,盲腸炎則可能已經痛了1、2天,來勢洶洶的劇痛則可能是膽結石或是膽管結石等。 -
排便帶血以為痔瘡 竟是胃裡4顆瘜肉都癌變
癌症新知 / 胃癌5128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高國堯表示,大部分民眾都知道腸道瘜肉可能癌變,胃部瘜肉多以良性為主,一般來說確實如此,但案例中的張奶奶為少見個案,4顆分開的瘜肉均屬胃癌,機率相當低。 -
糞便移植又名腸道微菌叢植入術 高醫有12例成功個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71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糞便移植正確名稱為「腸道微菌叢植入術」,是用健康人體的糞便,來治療反覆性困難梭菌腸炎等特殊腸道疾病。治療過程先用生理食鹽水混勻稀釋糞便,經過濾雜質後,透過大腸鏡植入患者的腸道,或使用鼻胃管、胃鏡由上消化道植入腸道內。 -
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 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
癌症新知 / 腸癌6512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已是第2期或更嚴重,常見的症狀有:不明原因腹痛超過1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等。 -
余苑綺生第2胎卻直腸癌復發 孕期罹癌怎麼做?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295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儘管每年大腸直腸癌患者新增人數位居排行榜之冠,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治癒率相當高,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