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腦
-
神經多樣性孩童面臨3大困境 專家提「生活導師」概念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548日前桃園1名小二男童疑因情緒不穩,出現暴力行為,遭學務主任以束帶綁在椅子上,引發爭議。新北市某國中半年內接連發生3名學生墜樓,其中2名學生疑似罹患憂鬱症。台灣每年新增3000名過動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等情緒障礙新生兒,不少家長因擔心孩子被貼上精神疾病等負面標籤,而延誤就醫。 -
不只抗氧化! 哈佛研究:莓果還可減緩認知能力的退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50近幾年莓果類因為富含抗氧化物且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被選為超級食物(superfoods)。而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莓果還具有具有促進腦部健康的潛力,它能修復受損的認知能力,進一步延緩大腦老化。 -
語言理解力變差提高孤獨感 影響大腦功能恐增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393人口老化,獨居老人愈來愈多,許多研究指出,孤獨長者死亡率較高,容易罹患高齡憂鬱症。國衛院最新研究進一步證實,即便尚未出現明顯認知退化,孤獨感高的老年人大腦組織可能已經出類似失智早期的變化。 -
新一代帶狀皰疹疫苗防後神經痛 研究:還降低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69你以為「皮蛇」只是皮膚病?小心它可能讓你痛苦不堪,甚至與失智有關係。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杜宜憲醫師表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活化所引起。人們在兒童時期感染水痘後,病毒會潛伏於神經中,一旦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可能再次活化,造成帶狀疱疹。 -
光學奈米技術大躍進! 「放大」腦組織看見極微小突觸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953一個「讓腦組織放大」的技術突破,成功讓光學顯微鏡看到奈米尺度的神經世界。在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的支持下,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研究員團隊,近期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突破性的研究,開發出超高解析度光學成像技術 「聚丙烯酸鉀膨脹層光奈米顯微術(KA-ExM)」。 -
中風並非休止符! 「重複性經顱磁刺激」突破復健瓶頸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68中風不應是人生的休止符。亞東醫院引進「重複性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療,協助中風患者突破復健瓶頸,讓看似遙不可及的奇蹟,成為逐步實現的日常。69歲的周女士中風3年,左側肢體偏癱,生活起居全賴家人協助。 -
7旬婦健檢揪出0.6公分腦動脈瘤 微創手術排除中風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201名70歲的王女士近期因為出現姿勢變化時就會伴隨頭暈的症狀,擔心可能是中風的徵兆,遂前往醫院檢查。檢查後雖排除急性中風的可能,但也發現王女士血壓控制不穩,加上本身有高血壓病史與家族腦中風紀錄,建議接受完整的健康檢查。而在健檢時竟意外發現1顆0.6公分的腦動脈瘤,且位在破裂風險較高的位置,緊急安排了血管內栓塞手術,才順利解除危機。 -
你也失眠睡不著嗎?快試試網友推薦6招 改善失眠困擾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766失眠是常見的睡眠困擾,許多人因壓力、身體不適或心理因素而難以入睡,或睡著後也難維持良好品質。長期失眠不僅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專注力下降,甚至影響情緒與人際互動,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失眠改善方式」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失眠改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