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腸直腸外科
-
基因型篩檢 提升大腸癌治療成效
癌症新知 / 腸癌4102「整合治療是大腸癌診治的新趨勢!」成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蘇文彬表示,透過大腸直腸外科、肝膽外科、放射治療科、血液腫瘤內科等跨團隊醫師,同時進行評估與整合治療,許多大腸癌友得以延續生命。
-
專題》國人飲食西化 大腸直腸癌罹患率攀升
癌症新知 / 腸癌3257若民眾有定期接受全身健檢的習慣,相信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不是件難事!在大腸直腸癌第零期時,癌細胞侷限在黏膜表皮的病變、且通常是惡性的,但若能確診此癌細胞僅僅是「原位癌」,其實只要利用手術或內視鏡將病灶除去即可,並不需要接受如化學治療等方式,不過須注意術後一定要記得定期接受複檢,以了解癌細胞的發展。 -
國人愛吃燒烤 腸癌患者年輕化
癌症新知 / 腸癌3331衛生署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因報告中,惡性腫瘤仍高居首位,其中大腸癌持續蟬連癌症死亡第3名,死亡總人數高達4921人。癌症發生年齡層50至59歲,大都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一旦罹癌,全家生計勢必受到嚴重影響。 -
長期腹瀉別輕忽 當心慢性腸炎克隆氏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8好發青少年與青壯年的克隆氏症,目前病因不明,醫學界認為,可能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免疫系統及遺傳因子有關,因為若這些因子的不平衡,則會造成腸道長期發炎。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醫師表示,儘管克隆氏症就診率高,但因早期症狀不典型難以確診,常被當成大腸急躁症、腸胃炎等其他疾病,還有患者因長期血便,被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
三高隱憂 大腸癌罹癌人數居高不下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334早期大腸直腸癌如能在癌細胞擴散前及早發現並治療,五年存活率相當高,但是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蕭光宏表示,臨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有60%會發生肝轉移現象,而其中僅10%在初期發現可進行切除,其他可能因腫瘤過大、數目過多、位置敏感或是併發其他部位的轉移,而無法進行手術。 -
自我感覺良好?擅自停藥加速基質瘤復發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468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周燕輝指出,胃腸道基質瘤的基因突變可分為多種類型,同樣是基質瘤,會因為基因型態、生長位置不同,使惡性程度不相同。好比一個家庭出生的兄弟姊妹,也會有不一樣的個性特徵;因此長在大腸、直腸的基質瘤,就比長在胃部的險惡棘手,預後較差,復發風險相對也較高。 -
晚期轉移腸癌治療新趨勢 先縮小腫瘤再切除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243 -
戰勝腸癌!楊烈分享罹癌經驗
癌症新知 / 腸癌4109楊烈在記者會上表示,在罹患生病的那段日子,收到許多朋友寄來的偏方,數量多到足以開一間中藥店,雖然感謝這些朋友對他的關心,但也讓他驚覺,腸癌資訊管道缺乏,造成許多患者因求助無門,只好冒險服用來路不明的「仙丹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