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失敗
-
堅硬的外殼脆弱的心! 成年人扛責任更要學會減輕壓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456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憂鬱症好發時機,通常是生活遭遇重大改變的時候,不見得每個成年人都能在當下做好調適,因此平時能適時紓壓、自我覺察,正是避免陷入憂鬱症的重要課題。 -
青少年憂鬱纏身!趴桌不想學 可先從求助、紓壓來解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959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孩子還未進入國、高中階段,年齡愈小的人罹患憂鬱症,通常與基因遺傳、家族病史較有關係。而青少年的憂鬱除了與成長中的荷爾蒙轉變有關,課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人際關係、家庭互動等壓力來源,通常是導致他們憂鬱的主因。 -
禮來研發阿茲海默症藥物新里程 新藥Kisunla獲准上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468今(2024)年7月初,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美國藥廠禮來(Eli Lilly)開發的治療阿茲海默症新藥Kisunla,適用於治療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以及症狀輕微、但已確診具有類澱粉蛋白斑塊病徵的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禮來投入阿茲海默症藥物研發超過30年,歷經無數挫折與失敗,如今終於達成新的里程碑。 -
董座長骨刺雙腳麻痛難行 微創脊椎減壓術恢復行動自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939熱愛打高爾夫運動的70歲李董,原本身體狀況不錯,可以揮杆完整的18洞,但近年雙側下肢麻痛,導致間歇性跛行,只要走10分鐘,雙腿痠痛。就醫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因腰椎第4、第5節神經狹窄,也就是俗稱的「骨刺」,所幸接受「脊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術後傷口極小,且雙腳不再痠痛,隔日即可出院,恢復正常行走。 -
過來人親解憂鬱!與憂友對話 蘇禾3方面做到同理陪伴
醫藥衛生 / NOW人物5784肯愛協會秘書長蘇禾以憂鬱症過來人的身分表示,「憂鬱症是一個凍結的情緒沒有化解」。整體社會因文化教育關係,民眾已習慣迴避情緒,就像孩童常被家長斥責「不可以哭」、「不能生氣」、「大笑很難看」等話語,日後成人也就習慣隱藏情緒,將心情凍結起來壓抑自己,一旦某天爆發演變成疾病,甚至有衝動性行為時,容易釀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
桃園婦茂婦幼診所「好孕座談會」 李宓分享雙胞胎喜訊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1600桃園婦茂婦幼診所院長陳杰盛醫師解釋,藝人李宓提到的基因檢測就是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而本院所是引入全球每年分析超過16萬顆胚胎的歐洲基因檢測公司技術「Smart PGT-A」,此檢測工具搭配AI智能高解析度判斷,能提供精準的檢測和治療方案,幫助不同個案提供客製化生殖醫療需求。 -
女子關節卡卡開不了口! 醫揭顳顎關節症候群風險因子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10奇美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偉廷指出,顳顎關節疼痛或稱顳顎關節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的發生常常是因為突然張大口,例如打呵欠,或吃到堅韌的食物所誘發,原本關節內的關節盤與關節頭活動自如,但當控制關節盤的肌肉過於緊繃,恐致關節盤前置型錯位,進而產生關節活動障礙,開口受到限制。 -
失業傷薪又傷心! 離職薪資水準短期難恢復壓力恐倍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539中研院學者最新研究發現,上班族如非自願失業,隔年平均收入減6成以上,在10年內,難以回復失業前薪資水準,心理健康求診次數平均增逾1成,精神醫療費用增逾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