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失智症10大警訊
-
新版圖文「失智症10大警訊」淺顯易懂 生活中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920隨著人口老化,失智患者逐年增加,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天推出更新版「失智症10大警訊」,除了常見的記憶力變差,如果在家裡時,常將物品放在不合理或不恰當的位置,而找不到,或是語言表達、書寫出現障礙,均屬於失智警訊。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失智症為多種病因的症狀組合,因此症狀也多樣化,為此重新整理10大警訊、預防文宣,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傳遞給民眾,希望民眾掌握風險因子、提早辨識警訊,從日常生活保護大腦健康。 -
聽說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現象只能聽天由命? 醫破解迷思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461失智症不僅是個人健康的威脅,也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為了擁有健康活躍的晚年生活,提早預防失智症顯得格外重要。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維持心血管健康,我們可以積極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為愛憶起啟程! 國健署「失智友善」系列活動巡迴展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25國民健康署自民國107年起持續於22縣市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及倡議宣導「失智友善」,建構全台成為一個守護失智者的社會網絡;至民國110年全國22縣市共有60處失智友善社區,已招募43萬4,000名失智友善天使及9,775家友善組織,友善參與達133萬9,000人次。國民健康署於今(110)年10月起辦理「奇憶旅程,伴你啟程」系列性活動及11月舉辦北、中、南區巡迴展,邀請全國民眾前往參觀,並認識失智症是一段旅程,不是終點,用愛伴隨失智者憶起啟程。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481依據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至2019年底,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口,其中65 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約28萬人),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的影響,已經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戰。然而,失智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民眾又該如何區分正常老化與失智呢? -
家中長者行為異於往常 當心罹患「失智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0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遠指出,失智症10大警訊包括記憶減退、無法勝任原本熟悉事務、言語表達出問題、喪失時地概念、判斷力變差及警覺性降低、抽象思考困難、東西擺放錯亂、行為情緒改變、個性改變、喪失活動以及開創力。當周遭的親人、朋友變得疑神疑鬼、有怪異行為,以及無來由的情緒變化,好像變成另一個人,就像上述的早餐店女老闆那樣,有可能是罹患了「失智症」,建議盡快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