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失能
-
面對生命終點如何抉擇? 民眾對「尊嚴死」態度漸開放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458國內第1份「醫師協助死亡(PAD)」研究出爐,結果發現,86.2%受訪者支持「末期且無法緩解、長期痛苦的患者(晚期癌症)尋求醫助死亡,進一步分析顯示,持反對態者的4大族群為醫事人員、年長者、女性,以及具有宗教信仰者。 -
重症肌無力發病時像「全身當機」 難治型患者想活下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422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葉建宏表示,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統異常產生抗體,錯誤攻擊神經肌肉傳導系統,導致肌肉無法正常運作,進而釀成肌肉無力等症狀,好發於20歲至30歲女性及50歲以上男性。 -
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演繹人生 類風溼關節炎掀話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54近來很夯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劇中角色梁金明在填寫病史時,提到家族中有慢性風濕症的病史,這是一種慢性且會持續進展的發炎性關節疾病,可能影響全身關節,最終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喪失。在台灣,已故的知名作家劉俠,是最知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 -
長照3.0升級5大類智慧輔具租賃明年7月上路 亮點1次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274人口老化,輔具使用情況普及,衛福部提供氣墊床等傳統輔具租借等補貼措施,明年7月起推出智慧科技輔具「全租賃」方案,3年補助民眾額度最高6萬元,品項包括,移位、移動、排泄、居家照顧床、安全看視等5大類居家科技輔具。 -
APEC高齡飲食研討會聚焦3主題 台灣經驗獲國際肯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486隨著亞太地區人口老化加速,人口結構變遷,罹病率持續攀升,高齡者的健康問題已成為當今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之一,為促進高齡健康飲食政策發展,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今(114)年3月26日假臺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辦理「APEC建構高齡健康飲食國際研討會(APEC Conference on Policies and Technologies to Promote Healthy Aging with Healthy Diet)」。 -
慢性疼痛並非無「藥」可救! 個別化運動計畫有效逆轉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43「為什麼醫師說組織已經修復了,我還在痛?」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蔡世瑩表示,身上的疼痛持續或是間歇出現超過3個月稱為慢性疼痛。即使已經超過組織正常修復的時間仍有疼痛,甚至沒有明確的病因也會感到反覆的疼痛。因此,慢性疼痛的治療需要跨專業的整合治療。 -
叢狀神經纖維瘤變大併發症多 醫:15歲前是黃金治療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77今年12歲就讀國中的周小弟,自出生即發現患有第1型神經纖維瘤,後又長出叢狀神經纖維瘤,1個月大即因腫瘤壓迫氣管進行氣切手術。腫瘤隨著年齡不斷增大,手術後又增生,2歲時頸部2顆棒球大的腫瘤導致面容歪斜,胸腔內腫瘤甚至壓廹了氣管與大血管,並導致嚴重脊椎側彎等問題。所幸加入恩慈療法接受口服標靶治療之後,成功縮小腫瘤、擺脫24小時配帶呼吸器,周小弟也開心迎接國中生活。 -
台灣重症兒360發展協會成立! 盼重症兒家庭獲得支持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711儘管台灣醫療、特教及長照體系逐步完善,重症兒童及其家庭在就學、生活、照顧方面仍面臨重重挑戰。長期致力於重症兒童議題的專業人士,深感缺乏以重症兒童為中心的專責組織,因此成立「台灣重症兒360發展協會」。協會旨在透過全人、全家、全社區、全方位的支持,促進重症兒童在健康、醫療、照顧、教育和生活方面的成長發展,並協助他們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