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好習慣
-
台灣3名兒童就有1個小胖子 國健署提3撇步建立好習慣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5458小時候胖真的不胖嗎?有研究指出,超過一半的肥胖兒童長大後仍然會是肥胖,更有7成肥胖的青少年會變成肥胖的成年人,且增加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兒童及青少年,面對即將到來的暑假,別忘記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多攝取天然及原型食物、少喝含糖飲料、規律運動及減少久坐等,才能元氣滿滿、體位健康不超標。 -
醫院口罩令再2天解除 疾管署列出6種情況建議別脫口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21因應國內新冠疫情趨緩,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的口罩禁令自5月19日解除,疾管署今(17)日提醒民眾,若出現有疑似傳染病症狀、過去一周曾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等等6大情形時,仍建議配戴口罩。 -
5月19日起口罩令全面解除 疾管署:就醫不強制戴口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5隨著國內新冠疫情緩解,口罩禁令也將走入歷史,疾病管制署今(8)日宣布,5月19日起解除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口罩禁令,皆改列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 -
長輩動起來!5大高齡族運動 廣場舞受歡迎愈活愈年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032為什麼有些年長者的精力和氣色看起來都和年輕人一樣好呢?除了日常正確養生的飲食之外,平日裡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也十分重要。但對於銀髮族而言,挑選最適合的運動也是1項大學問,究竟哪些運動在網友眼中,是最適合銀髮族的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高齡族運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高齡族運動排行。 -
泡芙阿姨不胖但體脂肪偏高 健檢發現胰臟有腫塊竟罹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6596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初期胰臟癌的症狀大多為沒有明顯表徵,即便有症狀也會因胰臟身處位置在胃部後方,當發生上腹悶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當作只是一般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因此很難靠症狀來早期發現,大多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
網友推備孕6大好習慣 計算排卵週期列清單第1位助好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47與心愛的另一半擁有愛的結晶是許多夫妻的嚮往,然而想要順利懷孕、生下健康的寶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無論生心理都需做好一些準備。那麼在備孕期間抱持著什麼樣的習慣,能讓「好孕」更順利的到來呢?我們本次便針對「備孕好習慣」進行觀測,來看看如何做好迎接寶寶的準備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備孕好習慣」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你了解網友熱議的備孕好習慣排行。 -
腸躁症會改變排便形狀? 養成健康生活5習慣降低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39腸躁症是1種功能性腸胃道疾病,一旦患病,便會容易出現反覆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其中排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形狀或頻率異常,全球近5至10%的人口,都有這方面的問題,近期1項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 Journal)研究發現,若想改善腸躁症不適症狀,或是預防腸躁症發生,就應養成5種健康好習慣,即可降低發病風險。 -
8款運動有助延年益壽! 研究發現從事這項可多活9.7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68久坐可說是萬病之源,為了避免提高罹病風險,有愈來愈多人開始有了運動的習慣,而規律運動除了能強健體魄、減緩憂鬱情緒外,還可促進心血管與呼吸功能,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率。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研究結果指出,運動確實有助延長壽命,而不同的運動能增加的壽命長短也不盡相同,其中又以網球居冠,預估可讓人多活9.7年,但仍需注意,即便有規律運動的好習慣,長期久坐還是會讓運動所帶來的益處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