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妄想
-
糖衣陷阱! 用毒傾向4徵兆不可大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68雖然誤食毒品不一定會立即成癮,但現今毒品氾濫,混毒死亡案例層出不窮,加上新興毒品的偽裝術越來越高超,稍有不慎,很容易就接觸到毒品而上癮,因此食藥署認為,民眾有必要了解誤食毒品的原因,以及不慎吞服後的處理方法等。 -
男子罹患「嫉妒妄想」 老是懷疑另一半偷吃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655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曾秀甄表示,「嫉妒妄想」好發於40至50歲的中年男女身上,男性比率高於女性。特徵為只要有一點點蛛絲馬跡,就捕風捉影,一口咬定「案情絕對不單純」。即使找不到任何實證,也打內心深處覺得另一半一定有外遇,只要一點風吹草動,當事人就會強烈懷疑,進而生氣、痛苦,做出非理性的行為。 -
老翁「魔神仔」上身? 竟是巴金森氏症作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97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張丰指出,許多人一想到「巴金森氏症」,就會聯想到面無表情,駝背、抖著手,肢體僵硬,踏著小碎步的老人,但在疾病背後,巴金森氏症患者承受了不為人知的精神及情緒困擾。 -
雙和失智專責病房 老奶奶重返兒時記憶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23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表示,失智症患者常出現記憶缺損、認知障礙等症狀,因此,憂鬱、焦慮、生氣及自尊降低,畏縮在家,不願參與日常活動及社交互動。以王奶奶為例,她一向爽朗,愛與家人、鄰居聊天,但隨著認知功能越來越差,沉默寡言,連子女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相處,親子間互動越來越淡漠,難以交流。 -
失智症不只是記憶變差 還伴隨這些能力的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65面對高齡化的社會,失智人口也隨之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台灣大約每100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而且隨著年紀愈大,發生機率愈高。 -
多活動、多動腦 有效延緩失智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44臨床觀察,由外勞照顧的失智症患者中,九成退化情況越來越嚴重,部分患者因排斥外籍陌生人而感到鬱悶。林冠宏表示,照顧失智症患者,除了給予適當照護外,還應顧及身心需求,盡可能發揮他們仍有的工作能力,如果完全中斷原有的工作,可能加重患的心理負擔。 -
董娘不捨員工染酒癮 尋求中醫成功戒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63小陳當初出現酒癮症狀時,情緒容易暴怒之餘,整個人也瘦了5、6公斤,臉頰凹陷,對話時甚至答非所問。桃園有位營造業的董娘曾帶他去大醫院求助,診斷瀕酒精中毒現象,已嚴重影響自律神經,晚上幾乎不能成眠,肝指數還一度超標13倍之多;後期甚至會在家裡捶玻璃、對家人咆哮,晚上喝的酒,經過一夜到翌日中午都沒法消退,還因酒駕被帶到警察局。最後別無他法,董娘只好讓社會科介入,送他去戒酒中心治療,但仍無法戒除對酒精的依賴。 -
拋開對化療的成見 5大迷思專家說給你聽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96癌症化療除了會讓身體不舒服之外,最令人在意的就是掉髮這件事。波士頓Massachusetts General癌症中心Oncology Sexual健康診所主任、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發言人Don S. Dizon博士表示,過去的化療的確會讓人掉髮,但新的化療藥物和劑量的改良,已經改變了掉髮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