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頸抹片
-
別小看分泌物! 沉默婦癌初期5情況最易被忽略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665根據2018年國人女性主要十大癌症死因統計,「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是女性癌症10大癌症死亡排名第7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家庭醫學科葉筱芸醫師表示,子宮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癌症發展伴隨徵兆也容易與其他婦女病混淆,如:分泌物過多、分泌物有異味或夾帶血絲、性交後出血或其他不明原因出血。 -
HPV認知及態度調查 熟男普遍狀況外預防觀念有待加強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067許多人對HPV仍有錯誤的迷思,認為僅與女性相關,或是單一性伴侶就不會感染,輕忽感染HPV的風險。台灣男性學醫學會主張男性預防HPV有3大關鍵──「安全性行為」、「依醫囑施打HPV疫苗」並主動「諮詢專業醫師」。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指出,除了婦產科外,男性前往鄰近的泌尿科、感染科、皮膚科、家醫科、健檢中心、甚至醫美診所等都能獲得專業的衛教資訊,鼓勵男性積極走入診間諮詢,關心自身健康狀態。 -
癌症篩檢不能等! 別讓新冠疫情成為防堵癌症的破口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946國健署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終其一生,每14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大腸癌,男性每2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口腔癌,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而女性每89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子宮頸癌。 -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8075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2017年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與上1年(2016)一致,都是63歲。但隨著人口老化與不健康生活形態,癌症發生人數恐持續上升,比較男性與女性新癌發生人數,男性有5萬9,297人,每10萬人口約335.7人發生癌症;女性有5萬2,387人,每10萬人口約281人;男女各增加5.7人與11.9人。 -
打疫苗可減少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有性行為仍然有效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952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表示,女性子宮頸癌發生,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大多數是性行為時男性帶入女性子宮頸,雖然感染多數會痊癒,但少部分感染者病毒會潛藏子宮頸,慢性破壞導致癌症出現,現在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就是打疫苗,讓身體產生病毒抗體,當病毒入侵就能馬上對抗。 -
女人30歲以後應定期健康檢查 這5大重點項目不可少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859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列出女性身體5大部位重點檢查項目,提醒所有的女性朋友在30歲開始,除了定期安排一般基礎項目,千萬別漏掉以下項目。 -
孕婦產檢時發現卵巢癌 為免憾事發生醫師建議這樣做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497只可惜,初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症狀不明顯,僅為不正常出血或分泌物,許多女性朋友對這些警訊不以為意,往往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至於卵巢癌的初期症狀更是不明顯,許多患者係因腹部感到疼痛或積水,檢查出來得知原來是卵巢有腫瘤。部分病例則是懷孕後才發現罹患卵巢癌。 -
女性無性行為不需做抹片? 醫:定期篩檢有其必要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0794研究證實,大多數子宮頸癌患者係因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早期大多沒有症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提醒,就算已經停經,以及很少或很久未有性行為的女性,均應接受抹片篩檢,別輕忽子宮頸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