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頸癌疫苗
-
打疫苗可減少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有性行為仍然有效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4128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表示,女性子宮頸癌發生,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大多數是性行為時男性帶入女性子宮頸,雖然感染多數會痊癒,但少部分感染者病毒會潛藏子宮頸,慢性破壞導致癌症出現,現在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就是打疫苗,讓身體產生病毒抗體,當病毒入侵就能馬上對抗。 -
打HPV疫苗不分男女 可有效預防「6癌1病」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790越來越多研究證實HPV在環境中存活的時間與能力,遠超過人類所能想像,包括游泳池、公共浴池、運動中心等場所,及其浴室、廁所都可能檢測得到HPV,甚至連感控嚴格的醫院裡面,也能篩檢出HPV病毒。從病毒的耐受性來看,HPV要比HIV愛滋病毒(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更「長壽」,HIV在外在環境中僅能存活數小時,但HPV卻能存活3至7天,對於人類的健康威脅更大。 -
男人也打子宮頸癌疫苗? 醫:HPV病毒多從親密伴侶來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212臨床顯示,菜花大多是透過性行為親密接觸,傳染人類乳突病毒所引起,而稱之為「乳突」病毒,主要是因為病毒常引起良性表皮細胞增生,形成像鐘乳石的良性腫瘤。王建淳說明,菜花在治療上,多以藥物、冷凍治療或手術為主,雖然能去除病灶,但卻難以清除體內人類乳突病毒HPV 6、HPV 11型,因此症狀容易復發。 -
2018年度10大疫苗新聞 專家澄清疫苗疑慮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805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大疫苗新聞,此為國內首次集結百位醫事人員、媒體與專家建議之評選,針對新聞進行深度剖析與分享,提供專業且正確的衛教資訊,作為未來疫苗領域議題重要的參考依據,共同打造全民健康防疫網。 -
女性感染HPV病毒 與子宮頸癌罹患風險呈正相關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93國外最新一項歷時9年追蹤研究發現,30歲以下的女性,如果感染HPV16和HPV18,即使沒有任何細胞異常,但時間一拉長,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明顯增加。對此,國內婦科權威醫師李茂盛建議,女生在還沒有性行為之前,應該儘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
抗子宮頸癌也防菜花 HPV疫苗男女皆可施打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716接種子宮頸癌疫苗,除了可以預防癌症,其實還可預防其他疾病。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7成民眾知道子宮頸癌可以透過施打HPV疫苗來預防,但僅有5成5知道此種疫苗同時還可預防菜花、陰道癌、陰莖癌等。 -
全球B肝疫苗大缺貨 多項自費疫苗搶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53繼水痘、麻疹等疫苗之後,國內B肝疫苗陷入缺貨潮,不少大一新生在入學前接受健康檢查,抽血發現體內已無B肝抗體,理應補打,但家長遍尋診所,卻找不到疫苗可打。事實上,除了B肝疫苗外,包括A肝疫苗、皮蛇疫苗、子宮頸癌等自費疫苗,都處於缺貨狀態,想打的民眾必須多跑幾家醫療院所,才有機會順利接種。 -
熟女染人類乳突病毒HPV 罹癌風險增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585儘管國內抹片篩檢推廣數十年,但仍有加強空間。國健署103年報告顯示,30歲至70歲女性接受抹片檢查的比例僅 52.3%,這也正是子宮頸癌高居女性發生及死亡排名的第7位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