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存活率
-
台灣全球醫療照護排名全球第1 連續6年超車日韓等國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372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最新公布「醫療照護指數」(Health Care Index),台灣以86分的高分,再次獲得世界第1殊榮,且為連續6年、12次評比蟬聯世界第1,領先鄰近日本、南韓2國。 -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的下一步! 醫師詳解標靶治療契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5428甲狀腺癌已經蟬聯好幾年「女性癌症好發第4名」,好發於35至55歲女性,因此,趁世界癌症日之際,建議有家族史的高風險民眾,應定期進行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另外,男性、發現晚、腫瘤大、基因變異都是預後不佳的影響因子,建議男性也不應疏忽甲狀腺癌,若脖子有異常腫塊,應盡速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幫助預後良好! -
爭取「胰腺」生機! 台大AI診斷助早期揪出胰臟癌病灶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1021胰臟癌為台灣2022年第7大癌症死因,美國也預估胰臟癌將在2030年之前成為全美第2大癌症死因。台大醫院整合消化內科與外科、影像醫學科、腫瘤醫學與放射腫瘤科,及營養師、護理師與病患個案管理師打造胰臟癌多科團隊,從診斷、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併發症處置、支持與緩和治療,全面提升胰臟癌的治療成績。 -
7旬翁休克!術中大出血瀕死3次 腹主動脈瘤破裂惹的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0178歲的徐先生去年9月從外院送至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當時呈現休克狀態、沒有意識,經診斷是腹主動脈瘤破裂,必須緊急開刀處置。他在術中因出血量龐大,瀕死3次,情況相當危急,所幸最終搶救成功,術後在一系列照護與復健下,於去年11月底順利出院。 -
縮短癌症照護差距有成! 全癌症5年存活率已上升至6成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162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訂定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主要在激發民眾對癌症有更多認識,並採取行動以利更好的預防、篩檢和治療。2022至2024年之世界癌症日以「公平議題」為主軸,主題訂為「縮短照護差距」(Close the care gap),期許都能提供每位癌友所需要的基本照顧,並確保都能平等的獲得照護與服務。 -
眼袋、臥蠶別混淆!眼袋讓你顯老態 打勾術助重返年輕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8585「民眾透過醫美手術就是想讓外表更漂亮,怎麼能接受眼瞼外翻的狀態呢?」為此,張豫苓醫師特別前往韓國進修,將所學技術加以改良研究,成功創造出「韓式眼袋打勾術」!這項手術適合25至65歲的民眾,即使年過40歲也不必受限於外開手術的選項,透過「韓式眼袋打勾術」,結合內開眼袋與外修皮的方式,不僅能有效消除眼袋,更無需擔心眼瞼外翻的風險。手術後,眼周肌膚也會比內開手術更加緊實,且手術傷口約0.5至0.8公分,小到幾乎看不到,術後僅需7至10天的短暫恢復期。 -
杵狀指是肺癌前兆?肢端末梢肥大不代表罹癌 應做檢查
癌症新知 / 肺癌9482近期網傳杵狀指有可能是罹患肺癌的前兆,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杵狀指不能當作罹患肺癌的絕對關鍵指標,大家想知道是否患有肺癌,還是要透過影像檢查才能確認! -
有篩有保庇!儘早接受5大癌症篩檢 降低罹癌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002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10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由於癌症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容易讓人忽略,等到身體發生警訊可能為時已晚。政府已提供具實證的5項癌症篩檢,透過定期癌症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此,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要定期篩檢,篩檢結果如有異常,應進一步接受確診,才能及早阻斷已經發生變異的細胞,進展為癌症或晚期癌症,以提升自身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