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學名藥
-
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免疫療法納給付 接軌國際指引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727免疫療法藥費昂貴,健保署24日宣布,今年6月起,給付「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早期三陰性乳癌」等癌友免疫療法,約有3400名癌友受惠,1年藥費支出約32.95億元。肺癌、大腸癌、乳癌名列111年新增罹癌人數排行榜的前3名,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趨勢,為接軌國際治療指引,近期積極導入免疫療法,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並加速癌症病友精準用藥,以減輕經濟負擔。 -
美國擬調高藥品關稅 食藥署及健保署啟動相關因應機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231因應近期美國擬調高藥品關稅,可能衝擊我國藥品進口與供應穩定,食藥署與健保署已啟動相關因應機制,從強化預警、藥價彈性調整到提升供應鏈韌性等多方面著手,全力確保臨床用藥無虞,保障民眾醫療權益。 -
過年天氣冷颼颼引發氣喘危機! 服藥順從性成健康隱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747過年天氣冷颼颼,氣溫驟降容易誘發氣喘發作,許多患者並未遵照醫囑也就是所謂的「服藥不順從性」更導致病情不易康復、惡化,反覆發作,臺北醫學大學藥學院吳宗軒教授主導的團隊針對氣喘患者進行的研究指出,氣喘患者的服藥不順從性是健康的一大隱憂,也導致後續更高的醫療成本。 -
為求健保用藥供應穩定! 衛福部預告修正藥價調整辦法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779為確保健保用藥供應穩定,衛福部20日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部分條文草案,依據「行政程序法」第151條第2項準用第154條第1項,修正機關為衛福部,修訂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46條第2項」,對於國內製藥產業、新藥收載等釋出5大利多,例如,推動平行審查機制、主動收載藥品機制,依行政程序法規定辦理預告60日,徵求公眾意見。 -
學名藥上市前須經BE試驗 食藥署破除學名藥常見4迷思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49當原廠藥專利期滿後,其他藥商可申請含有相同主成分、劑型與劑量的學名藥上市,然而外界對於學名藥的效果易有疑慮,食藥署今(20)日表示,學名藥上市前須經由「藥品生體相等性試驗」,確保其藥效及安全性,與原廠藥無顯著差異。 -
百憂解將退出台灣市場! 禮來藥廠證實今年底全球停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21抗憂鬱老藥「百憂解」將於今年11月退出台灣市場,許多患者以為屆時可自費購藥,不過,百憂解供應商藥廠禮來公司本月22日宣布,公司決定於2024年底全球停止生產「百憂解」,並遵循相關規定向主管機關報備,以期將影響降至最低。 -
砍藥價原廠藥出走! 安普諾維、百憂解明年起退出台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880健保年年砍藥價,1萬4千多項健保藥物,價格低於2、3元的糖果藥接近3成,不少藥物棄守台灣市場,高血壓用藥「安普諾維膜衣錠150毫克」、抗憂鬱老藥「百憂解」也即將退出健保,前者112年健保申報數量約1237萬粒,用藥患者眾多,臨床醫師擔心,雖有同成分的學名藥可供替代,但患者用藥選擇性變少,且愈來愈多原廠藥相繼退出健保市場。 -
未來看病領藥處方箋不再寫藥名改成分名? 牙科先試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58至醫院看病領藥,藥袋註明商品名、學名,但不見得標示成分名,衛福部健保署表示,今年10月起,牙醫診所開立藥品處方箋時,醫師如在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必須說明原因,如果沒有說明,將視為可以替代,方便社區藥師調劑。半年後(明年4月)處方箋,則不再寫藥名,而改為成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