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學習
-
賴清德總統肯定花東經驗 拋健保總額支付制度改革構想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538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今(4月27日)於台北榮總舉行,總統賴清德親臨現場,且全程參與,他致詞時表示,各區自管總額應是未來的管理方向,例如,南區收到總額,就由南區自行負責,不必交由健保署分配、核定。 -
每日2份水果攝取量! 台灣小學生每10人有9人不達標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56加 1份水果,早餐營養更均衡!根據國健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尤其是7 ~12歲的小學生中,僅6.4%達到每日「2份水果」的建議攝取量。董氏基金會表示,長期水果攝取不足,可能導致皮膚問題、便秘、免疫力下降,甚至影響腸道健康與學習能力。中華民國兒童生長協會及台灣兒童糖尿病協會理事長羅福松提醒,水果當中富含水溶性纖維與維生素C,有助於學童學習力。為推動學童從小養成早餐吃水果的習慣,董氏基金會展開「每日2份水果從早餐開始」校園活動,邀請全台國小一起加入。 -
大腦越用越靈光! 研究:學習雙語有助於延緩認知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864全國失智患者超過30萬人,如何降低失智風險,已成全民切身議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具有雙語能力者雖無法完全預防失智症,但能有效延緩失智症的進展、惡化。《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指出,蒙特婁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的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斯(Natalie Phillips)日前接受《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訪問時表示,可以說兩種語言的年長者更能對抗失智症。 -
北醫大「臨終護理」VR教學 提升照護專業與人文關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368年輕護理人員在面對病人臨終時,常不知所措,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與醫院護理團隊導入科技,研發360度「臨終護理」VR影片,戴上頭盔即以第一視角參與及體驗臨終現場,學習「遺體護理」,以及如何與家屬互動。「臨終護理」VR影片長約20分鐘,由北醫大護理學院暨附屬醫院護理團隊攜手台灣仁本,結合全人照護理念,於今年3月製作完成。受過專業訓練的護理人員擔任角色,搭配衛教字卡和實際操作,模擬真實護理情境。 -
吉卜力AI生成圖掀熱潮! 心理師解析背後8種心理現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053當ChatGPT推出能夠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的功能後,社群媒體迅速被各種「吉卜力化」的頭像和圖片淹沒。這股熱潮不僅僅是一個科技進步或網路趨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它反映了更深層的人類需求和心理動機。對此,心理治療所黃閎新臨床心理師也分享,為什麼吉卜力風格的AI圖像會引發如此廣泛的反響。 -
育兒壓力大也別搖晃孩子 嬰兒搖晃症候群釀受虐性腦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925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孩子生的少,個個都是寶,但兒虐事件仍頻傳,衛福部分析近5年134件重大兒虐死傷案件,63件屬受虐性腦傷,其中25%經治療仍不治死亡,75%雖然存活,卻留下不可逆的永久傷害。進一步分析受虐兒童年齡分布,高達73%為1歲以下,1至2歲則有19%,2歲以下就占9成,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這些小朋友因照顧者一時情緒失控,遭受暴力對待,造成永久性的嚴重傷害,不少幼童還來不及長大,就離開人世。 -
國際寵物日守護毛孩健康2大關鍵 精準營養、責任照護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601國際寵物日是由美國動物行為與救援專家科琳.佩奇(Colleen Paige)於2006年所創立,訂於每年的4月11日,其宗旨是在提醒人們重視動物對人類的意義和重要性。為響應此節日,法國皇家呼籲飼主重視正確的照護觀念,並提倡兩大照護關鍵,以守護寵物與飼主之間長久的幸福。 -
趕緊吃!學習日本人食用納豆、味噌 助降低疾病死亡率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34提到日本人熱愛的美食,除了生魚片、壽司、拉麵等,納豆、味噌等食材也是榜上有名,而這類發酵豆製品普遍被認為是日本人長壽的原因之一。根據近期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多吃日本人最喜歡的納豆、味噌等發酵類豆製品,確實有助於降低各種疾病的死亡率,尤其是相較於少量攝取納豆的男性,愛吃納豆的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可降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