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學習
-
兒少從網路遊戲找尋慰藉和成就? 家長留意成癮4警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1831在數位科技普及的今日,一般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網路。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之後,網路與遊戲也成為兒童青少年日常的重要元素。然而,若使用失控,不僅影響作息與學業,甚至可能演變為「網路或遊戲成癮」問題。成癮行為背後,常常潛藏著未被看見的困難,若能及早發現並尋求專業評估,有助於孩子重建健康生活節奏與自我掌控力。 -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韓參加K-MEX 促中醫國際交流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426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沈瑞斌醫師表示,此行受首爾韓醫師會邀請,籌組「台灣館」,希望讓韓醫界與相關產業看見台灣中醫發展的潛力。台灣館以「Facial Acupuncture and AI」為主題,展出多項創新成果,例如結合影像辨識與大數據分析的AI美顏診斷系統,針對不同臉部結構,提供個人化的醫療建議。沈瑞斌醫師進一步指出,台灣中醫在顏面針灸、美顏針等技術上已相當成熟,目前也與輔仁大學、長庚大學進行學術與臨床研究。美顏針創始人宋貞和醫師更親臨台灣館與台灣團成員合影。 -
帶這基因失智風險恐增15倍 守護大腦健康5件事要做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17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報告,目前全球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到2050年將增加到將近1億4千萬人。台灣同樣面臨挑戰,根據2024年衛福部的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00人就有8人可能已經罹患失智症,顯示失智問題刻不容緩。 -
長庚醫院與花東4校簽約! 落實公益培育偏鄉技職人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230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今(1)日由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代表,在國教署戴淑芬副署長的見證下,與花東地區的4所高中、職校簽約,落實公益擴大支援偏鄉技職教育,贊助校園技職人才無經費顧慮的參加大型競賽,爭取桂冠或取得證照,使未來的技職生涯能走得更順利,有更好的發展。 -
秋冬新冠疫苗公費施打對象調整 這族群不在公費範圍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429目前新冠疫苗屬公費疫苗,幾乎為全民皆可接種,但疾管署今天宣布,114年秋冬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不再為「年滿6個月以上所有民眾」,而是調整為10類對象,至 10月1日起,6歲至49歲等健康民眾不在公費新冠疫苗接種範圍。 -
掌管記憶的海馬迴是關鍵! 憂鬱症恐為罹患失智的預兆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0424在熱播台劇《忘了我記得》中,秦漢飾演的父親從原本風趣幽默、關愛家人的長輩,逐漸變得沉默、失落,甚至忘記熟悉的名字與過往的記憶,不僅讓家人困惑,也令人心碎。戲中角色的轉變,不只是失智症的預兆,更深刻呈現了「憂鬱」與「失智」之間模糊難辨的界線。醫學研究顯示,憂鬱症與失智症之間存在密切關聯,憂鬱可能不只是情緒低潮,更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若能及早辨識與治療,或許就能延緩記憶的流失,讓「忘記」不再成為家庭最深的遺憾。 -
翻轉神經多樣性孩子人生! 「生活導師」幫助健全發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918每年約有2、3千名「神經多樣性」學童未能納入早療系統,即使接受醫療照護,也因諮商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專業人員缺乏,及健保給付點值偏低,而未能獲得足夠治療。為此,立委、民團及醫界攜手推動「生活導師制度」,希望翻轉自閉症、過動症等孩子的人生。 -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1966年約6旬張姓婦人走路和咳嗽時,常感覺下體有異物,而且還會漏尿。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林智佳透過腹部超音波篩檢,並對「骨盆底肌」實施多元復健1個月,大幅改善漏尿問題。林智佳強調,婦女應重視骨盆底肌的控制和放鬆,與下肢肌力一併強化,搭配正確呼吸和生活習慣,就能改善漏尿與骨盆不適,穩定身體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