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宅在家
-
孩子過年宅在家老玩手機? 國健署提3招遠離近視風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00隨著使用平板等電子產品運用在閱讀、玩桌遊等活動,容易快速消耗孩子的「遠視儲備量」,增加罹患近視及未來發展成高度近視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利用農曆春節假期多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減少近距離用眼,有助預防及延緩近視發生。 -
夏日炎炎宅在家吹冷氣狂追劇是你嗎? 小心乾眼症上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55許宏源醫師補充說明,自體血清點眼液製作需抽取自身血液,進行離心處理,再將分離出來的血清放進單支藥瓶中,讓患者點眼用,成分與淚液相近,沒有刺激性和毒性,能有效修復角膜點狀破皮。由於自體血清點眼液不含防腐劑,未開封須冷凍保存,3個月內要使用完畢;而開封後則須放冷藏保存,避免細菌汙染,外出時可放在裝冰塊的保冷瓶內攜帶,以達低溫保存效果。此外,單支包裝可點4至6次,方便且衛生。 -
Garmin林孟垣副總整合智慧穿戴服務 打造健康生態圈
醫藥衛生 / NOW人物10277提到Garmin,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導航」,然而近年來Garmin更以「穿戴裝置」深入人心。Garmin亞洲區行銷暨業務副總經理林孟垣坦言,Garmin從導航起家,一直到2013、14年隨著智慧穿戴的興起,加上企業對於員工健康的重視,鼓勵員工健走一萬步等企業內部健康競賽的推行,讓給合智慧型手機的穿戴裝置如Garmin運動手環等產品大受歡迎。之後更進一步發展成為系統性的整合服務,包含產品設計、行銷、用戶數據管理、企業應用等,今天的Garmin Health已經超越當初企業健康競賽的範疇。 -
入秋乾眼症上身?除了補葉黃素 專家提示這成分不可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06據健保署統計,全台有近600萬人罹患乾眼症,相當於每4人就有1人患病,且乾眼症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珍世明眼科診所王孟祺醫師表示,乾眼症患者淚水分泌通常不穩定,眼睛會感覺刺癢、出現反射性流眼淚,眼皮緊繃沉重、眼睛模糊有異物感、視力狀況不穩定,分泌物多、眼睛發紅等症狀。 -
「疫情宅胖」國人體重看漲! 中醫減重不靠斷食健康瘦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773中醫減重常見的3種方法,除了純天然中藥減重外,還有穴位埋線和傳統針灸減重。沈瑞斌醫師指出,埋線和針灸的穴位雷同,穴位埋線是將蛋白質加工製成的羊腸線放入穴點中,埋線於腹部和足部,如足三里、豐隆穴助去濕,每次埋線約12至16針,7至10天會自行吸收,好處是不須時常回診,但埋線後必須靠運動腹部、按摩來加強刺激穴位,常常牽動拉扯肌肉才會刺激到穴點,每天都能發揮減脂作用。 -
被低估的因素! 美研究:孤獨感提高中風、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11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雜誌的1項科學聲明,社會孤立和孤獨會使人們罹患心臟病、中風或死亡的風險高出30%。缺乏社會聯繫導致過早死亡的風險較高,特別是在男性當中。社會聯繫較少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慢性壓力的身體症狀,而孤立和孤獨與發炎狀況增加有關。學者建議應該推薦給社區資源給那些在社會上孤立或孤獨的人,尤其有心臟病或中風病史的人,以幫助他們與他人建立聯繫。 -
阿嬤為抱孫拚了!接受手術改善背痛 1個月後活動自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52多年來飽受背痛、下肢麻痛之苦的阿貴姨因擔心手術風險,遲遲不敢治療,但為了即將誕生的孫子,她終於願意接受「內視鏡脊椎融合手術」,改善老毛病。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表示,不少民眾都有長期慢性背痛困擾,大部分服用止痛藥,或是接受復健,來緩解疼痛,但隨著年齡老邁,症狀可能越來越嚴重,甚至寸步難行。 -
幫孩子從小存視力! 國健署呼籲「3010120」護眼法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53國民健康署呼籲家長落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原則,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用眼習慣及增加戶外活動,以維護視力,並趁著開學前,帶孩子進行定期視力檢查,可及早發現並進行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