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尿毒症
-
泌尿道感染驚見血尿就醫 檢查發現6公分鹿角狀腎結石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1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表示,患者為家庭主婦,平常生活作息正常,唯獨經常受泌尿道感染困擾,長期下來,因尿液滯留形成尿路結石,直到發現尿液中有鮮血,經檢查發現右腎有鹿角狀結石,經手術治療後,肌酸酐數值順利降到0.97 mg/dl,成功保住腎功能,免除割腎及敗血性休克危機。 -
冬季是腎病旺季! 腎友飲食掌握3要點腎臟跨年不罷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楊雅斐醫師說,腎病患者水分和電解質的自我調整能力較一般人不足,天氣冷較少流汗,在大啖美食之後常常造成水分、鹽分及鉀離子的累積,造成腎臟負擔而需要就醫。經研究證實,冬季慢性腎臟病病患的病情較容易惡化、住院或進入透析。 -
洗腎後精神不濟 新型人工腎臟過濾大分子毒素改善不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70周哲毅指出,受限傳統「人工腎臟」(血液透析過濾器)的設計,即便增加透析時間和次數,也無法有效清除體內中大分子毒素及上述慢性不適症狀,新型過濾器則能將中大分子毒素透過透析膜清除,保留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讓過濾過程更接近原本的腎臟功能,改善營養狀況、減少對藥物的依賴。 -
腎功能自我檢測「泡水高貧倦」 口服新藥延緩洗腎人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08藉由醫病共決,使病患能夠遵照醫師的囑咐,在即將進入尿毒症前,透過調整藥物減少腎臟負擔、改善腎臟功能;及讓病人保有生活品質且延緩透析時間,是腎臟科醫師一直努力的方向。 -
糖尿病腎病變不可不慎 如何避免惡化成尿毒症、洗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20內湖國泰診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呂高安說明,糖尿病患者常會因為血糖過高而持續產生傷害腎臟的代謝物質,這些物質會在腎臟組織引發發炎反應、破壞腎臟組織,導致腎臟細胞死亡、腎臟排水排毒功能衰退、病患血中尿毒數值上升,並產生尿毒症狀。 -
3級警戒延至7月12日 疫情改善但新增病例與群聚仍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4全國3警戒再持續2周,延後至7月12日!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病例新增104例,新北市與台北市分別有45例與22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有改善但沒有達到要求,大家都很努力,仍希望疫情能更平穩,疫苗、篩檢、疫調能夠更提升,強調與北農群聚沒有關係。 -
認識自體免疫疾病全身性紅斑狼瘡 這些相關症狀必了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28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副院長&風濕免疫科主任楊登和表示,「全身性紅斑狼瘡」病如其名,有些病人初期症狀輕微時,看起來似乎不太需要擔心。一旦症狀來得又急又猛,就像攻擊性很強的狼,可能引起急性發炎反應,進而破壞腎臟、心臟、肺部健康導致尿毒症、心包膜發炎積水、肺部肋膜積水等,發病部位難以預料,不可太過輕忽。 -
停經後腹痛出血竟罹患子宮頸癌 女性有這些症狀莫大意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969人生中醫診所楊永榮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子宮頸癌與性生活關係密切。女性在青春期時,愈早有性生活,愈容易產生子宮頸癌。若有3個以上的性伴侶,則子宮頸癌罹患風險會增高。此外,抽菸易降低人體免疫力,引起細胞病變,提高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