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巴金森
-
梅克爾全身顫抖非巴金森氏症表現 抽血檢查可見端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59梅克爾1個月內3度出現不由自主的身體顫動,當地媒體引述醫師說法,認為梅克爾也許真的是因為缺水才引發不適,且排除了巴金森氏症的可能性,因為全身劇烈晃動不太像巴金森氏症的肢體靜止性震顫。 -
銀髮族長期服用這些藥 恐造成腸胃道不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56隨著年齡增長,食道肌肉與括約肌的收縮力會退化鬆弛,而出現胸痛、灼熱感、呼吸疼痛、胃酸逆流等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除此之外,也可能因為黏膜神經刺激感降低而會出現噁心、嘔吐、貧血情形。除生理老化因素,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鎮靜劑、抗憂鬱用藥、氣喘用藥等藥理作用也會讓下食道括約肌放鬆,造成胃裡的食物或胃酸進入食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 -
打哈欠嗜睡是罹癌警訊? 醫:身體缺氧百病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629台灣整合口腔矯正醫學會理事長趙哲暘表示,人靠呼吸維持生命,正確來說是無法離開氧氣,尤其大腦耗氧量為全身之最,占了將近4分之1;若是睡眠不足夠,更會增加大腦耗氧量而壓縮其他器官,影響肝膽器官排毒、解毒能力,長期惡性循環下,就會造成身體缺氧。 -
「巴金森寶典」APP 病友用藥提醒小幫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55臺大醫院巴金森中心主任、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監事吳瑞美教授表示,巴金森病目前尚無方法「根治」,但只要正確治療、規律用藥,病友們就能與疾病和平共存。吳瑞美說明,藥物治療的效果是否良好,關鍵在於「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及「定期回診請醫師調藥」。 -
肩痠、手麻誤認五十肩 正值壯年竟得巴金森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81臺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許多人以為罹患巴金森病就會出現「顫抖」的症狀,但其實這只是巴金森病初期常見症狀之一,患者還會出現動作變慢、肢體僵硬無力、字越寫越小的情形。 -
急性腸胃炎就醫治療後竟臉歪嘴斜 問題出在這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225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醫師陳憲青說明,所謂的錐體外症候群是當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干擾時,會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坐立不安等現象,此症多受藥物誘發,例如成分中含有多巴胺拮抗劑的胃腸藥或是傳統抗精神病藥物。 -
氧與粒線體 是大腦維持正常運作的重要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841氧是大腦生存最基本的需求,透過氧才能製造出能量。這個能量生產的中心,是細胞裡一些小而美的架構:粒線體(mitochondria)。粒線體就是我們細胞中生產能量的地方,它製造細胞功能所需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自由基(free radical),這個自由基會破壞我們的細胞。粒線體也是細胞的發電廠(powerhouse),這些小架構看起來就像細胞本身;我們可以這麼說,它們是細胞中的細胞。它們有自己的DNA。而且,假如沒有穩定供氧,粒線體就無法發揮其功能。 -
不存在的影像 8成路易體失智者受視幻覺侵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331依據定義,視幻覺是在白天清醒時,看到不該看或不存在的人、動物或東西,可能是視覺系統在年老退化過程中出現的自然現象,也可能是神經興奮劑引起的作用,或僅僅是錯覺;而在失智症逐漸盛行的時代,失智患者及未達失智的輕度認知障礙民眾,都可能在自然情況之下出現視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