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帕金森氏症
-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一線曙光──細胞間質療法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080帕金森氏症病患初期可能只有不明原因肌肉抽動或痠痛,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病人可能也不自覺有何異常,但由別人來看時卻覺得走路姿勢開始異常,接著病人可能感覺無緣無故走路容易跌倒,這時病人才開始感覺走路變慢了或開始出現手腳顫抖症狀,通常病人此時才會就醫。 -
接種疫苗後竟突發性耳聾? 疫苗副作用中醫緩解別恐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5285高資承說明,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屬於耳鼻喉科的急症,如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為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
兒童罕見癌藥將納健保 減少病童家屬每年600萬元負擔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234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簡技張惠萍表示,在藥物共擬會議中,包含醫藥界、付費者代表、病友團體討論後,決定增加或擴增藥物給付,例如兒童罕見癌症用藥神經營養受體酪胺酸激酶(NTRK),可用在嬰兒纖維肉瘤、先天性中胚層腎瘤、唾液腺分泌性癌等,1名病童約需600萬元藥費,納入給付5年內每年約有10至23名病童能受惠,增加健保5700萬至1億元支出。 -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該怎麼做? 試著從減少攝取鹽開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44最近中國有個研究發現,使用簡單且低成本的鹽替代品(礦物質鉀),可以降低中風或高血壓的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死亡的風險。這個策略每年在中國可以預防100萬件重大心血管疾病。 -
減脂、拉提、維持3部曲! 躺平甩「腹債」方法要選對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824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院長潘俊豪指出,撇除易讓人發胖的中秋節不說,近來因大部分時間在家防疫就是吃,健身房須戴口罩的規定,也降低了民眾前往運動的意願,多吃少動的結果,門診出現許多有雕塑身材需求的患者。尤其東方女性以腹部、大腿、臀部肥胖的「梨狀身材」居多,或是有肥胖困擾卻沒時間運動的人,醫美有非侵入性的體雕方式,讓人躺平就能輕鬆瘦。 -
防疫少出門不必保養肌膚? 宅在家肌膚問題竟不減反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816沈瑞斌指出,居家防疫期間由於天氣炎熱,家中往往開著冷氣,若疏於保濕,肌膚易乾燥;或是遠距工作使上下班時間劃分不清,反而造成部分上班族壓力更大,連帶影響氣色;熬夜、用眼過度會造成黑眼圈、眼周細紋;長時間看3C、久坐不動,使肌肉緊繃,肌膚失去彈性,造成臉部鬆垮。 -
本土2例無症狀、境外移入3例 50歲女疑帶病毒入社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46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已有16,098例確診,當中839例死亡。 -
看心情洗腎以致副甲狀腺亢進 自體移植手術解決不寧腿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27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則表示,通常患者洗腎超過10年,體內鈣、磷離子長期偏高,容易出現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併發症,一般會建議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