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幻覺
-
女童頭暈、嗜睡!因腦炎進加護 中西合併治療穩控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39腦炎造成因素為何?馬偕兒童醫院說明,部分病人的腦炎是自體免疫原因所引起,此次個案罹患的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通常發生於感冒之後,透過對抗自己的神經髓磷脂造成所謂「脫髓鞘」疾病。治療方式採取高劑量皮質類固醇,大多數兒童對藥物反應很好且大都能完全或接近完全康復,如果此法效果不佳,也可以改用血漿置換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療方式。 -
老人憂鬱易失智? 醫師教你分辨關鍵差異及早發現預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21根據1份2024年6 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Open)》的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之後的記憶力衰退狀況有高度雙向關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台灣年長者的自殺率一直是所有年齡層最高,主要是高齡者就醫率不高,缺乏病識感,容易與失智症混淆,研究中提到監測記憶變化,將有助於辨識及預防憂鬱與失智症。 -
思覺失調症治療新趨勢! 長效針劑助病友回歸正常生活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31我國全民健保於2022年開始專款給付長效針劑,補助27億元,讓思覺失調症病友在發病早期即可使用,能夠及早接受治療。高雄凱旋醫院於29日招開記者會,和民眾分享近3年來長效針劑照護果,院長周煌智指出,目前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採用長效針劑是醫界的共識,長效針劑治療不僅能夠有效穩定病情,還能降低6成住院風險。 -
憂鬱症住院治療時機? 精神科醫師:出現3狀況應考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75根據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調查,自108年至112年6月底,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患者平均1年約有8499名,其中憂鬱症為1812人,占約21%,患者平均年齡為43歲,平均住院日數是28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精神科及精神官能症病房主治醫師唐守志分析,從憂鬱症患者住院次數來看,有約72%是1次住院,15%是2次住院,也就是說有7成的憂鬱症住院患者,只住過1次院後就沒有再住院;總共有接近9成的病人是2次住院後就沒再住過院。因此,多數患者住院後都可以改善病情的嚴重度,不用再住院。 -
失智症不只是健忘! 中醫:針灸、茶飲助延緩失智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24中醫師莊可鈞表示,中醫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描述,散見於「癡呆」、「呆病」、「健忘」、「善忘」、「文痴」等證當中,病位在腦卻和五臟六腑有密切相關,治療建立在「平肝」、「養陰」、「活血」、「溫腎」、「醒腦開竅」等方法之上。 -
憂鬱症12大類型全解析 9大前兆透露警訊可望及早防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159憂鬱症是1種情緒障礙,大多患者會分階段發作,其中憂鬱症狀也會與正常情緒交替出現,情緒有時還可能異常高漲,甚至出現過動、易怒與焦慮不安等症狀。 -
淚之女王罕病真實上演? 婦人右手右腳無力竟是長腦瘤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6200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王文斌提醒,腦部疾病症狀多元,性格大變、手腳無力、視覺障礙、平衡感失調都可能是腦疾症狀,甚至會有多種症狀綜合發生。建議大家在身體出現異常與不適時,及早尋求神經外科醫師診察,早期發現與治療,延長病人的預後、恢復健康生活。 -
有幻覺、個性改變! 評估「思覺失調症」風險1表檢測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257在台灣,思覺失調症的社區盛行率約在0.27%至0.3%,患者容易有幻覺、妄想、憂鬱焦慮、個性改變、社交疏離、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症狀!為了幫助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高預後改善狀況,有專家設計「思覺功能障礙自我檢測表」,提供給有需要的民眾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