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延長壽命
-
冷凍微針治肝癌 標靶治療保住肝功能
癌症新知 / 肝癌2788「民眾容易輕忽肝癌症狀!」嘉義陽明醫院外科醫師史兆明表示,由於肝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大部分肝癌患者都等到容易疲倦、右上腹疼痛、怎麼睡都睡不夠、吃什麼補品都沒用,才驚覺健康亮起紅燈,往往就醫檢查時已確診罹癌。 -
運動有強度 健康長壽跟著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1澳洲有個研究機構發現,中、老年人可適當從事一些高強度,像是慢跑、騎腳踏車等,這類足以讓人流汗、喘氣的激烈運動,持續且規律地從事這類運動,可以減低13%左右的早死發生率。
-
鍛鍊人魚線六塊肌 重訓未暖身恐肌肉受傷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397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歐佳齡表示,時尚風潮讓年輕人重視肌肉線條之美,暑假期間至運動中心進行重量訓練等相關運動的人明顯增加。重量訓練又稱阻力訓練,可以透過徒手、負重或各式器材方式來鍛鍊肌肉,增強肌力與耐力,提昇運動表現和身體健康。 -
每天跑步10分鐘 降低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67研究觀察了這些參與者15年後發現,與沒有跑步習慣的人比,平常有跑步習慣的人的死亡率比較低,大約比沒跑步者低了30%,而且這些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減少45%之多。即使是有抽菸的人,也會因為有跑步習慣,而比不跑步的抽菸者來得長壽。簡單來說,有跑步習慣的人比都不跑步的人,大約可以多活3年。 -
破除癌症迷思 找回治療自主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287為避免接受抗癌治療後才懊悔,可遵循下列各要點。身體還好好的,便不可能只剩下三個月或半年的壽命;癌症不會馬上奪走患者性命;不要接受癌症篩檢,若已健診過,請忘掉;即使切淋巴結,仍無助於治療癌症;注意癌症篩檢時受到的放射線量;治療方式並非只有一種;尋求第二意見,可至不同醫院找不同科醫師;抵抗力比免疫力重要;不治療才是延長壽命的方式。 -
免疫糞便潛血檢查 可預測大腸癌死亡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31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朝聖表示,新光醫院、彰化縣衛生局攜手合作,以腹部超音波進行社區大規模族群篩檢,結果證實,篩檢行動可顯著降低死亡率達37%。這對於國內未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30歲以上民眾,特別是屬於肝癌高發生率地區的彰化,可說是一大福音。 -
銀髮族多吃魚 常保健康更長壽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922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說明,這項研究一共調查了2692名67歲到79歲的年長者,從數據資料上指出,血液中omega-3含量較高的人,因為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機率較低,死亡率整體也下降了約27%,壽命也比攝取較少omega-3的人延長2.2年。 -
散步可預防失智?! 每次15分鐘最剛好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643一項義大利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只要每週散步四次、每次十五分鐘,就可以延長壽命。研究數據顯示,只要每週散步,就可以減少四成老年人早亡的風險。研究人員指出,參與研究的對象是兩百多名平均年齡八十歲、沒有任何老人晚年好發的疾病或是癌症,其中八成的老人活動力都相當好。研究調查這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態、飲食習慣、體重、有沒有抽煙喝酒、有無憂鬱以及憂鬱程度等等,研究時間長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