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引發過敏
-
免疫力失控殺紅了眼 細胞激素風暴多發生在年輕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19張上淳說,目前國內仍住院中的確診個案中,已無人使用葉克膜,該個案年紀不大,又無慢性疾病,但病情變化快速,值得探討,推測細胞激素風暴可能是原因之一,讓肺炎症狀加劇,再加上長期使用葉克膜,才引發嚴重併發症 -
偶爾打個小噴嚏不礙事 但長期鼻過敏噴嚏不止要當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956台灣空氣品質每況愈下,頻頻紫爆,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發現,台灣PM2.5近6成來自於交通、工業排放,境外霾害約占3成,剩下1成由自然界產生,每逢秋冬時節正是台灣空氣品質不佳、空汙亮紅燈的高峰期。不僅戶外空氣毒,室內也要注意。室內空氣汙染源包含苯、甲醛、氨等,容易刺激呼吸道,引發過敏性鼻炎、氣喘症狀、肺部的纖維化病變,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及健康生活品質。 -
天氣多變化孩子過敏「牙起來」 爸媽學會3招收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02有過敏體質的孩子,鼻黏膜相對比較脆弱。當身體感受到溫度或溼度的變化刺激,過敏症狀就容易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天氣一變,過敏兒的鼻子比天氣預報還準的原因! -
蝦子煮熟變成橘紅色 營養師:關鍵在甲殼含有蝦色素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93蝦子煮熟後為何會變橘紅色?答案就在類胡蘿蔔素。自然界存在許多天然色素,但並非都能當作食品添加物使用,不過,類胡蘿蔔素是種可食用的天然色素。劉怡里說明,類胡蘿蔔素種類眾多,常見的有β—胡蘿蔔素、葉黃素、辣椒素等,均可用來添加至食物中,包括,麵條、水餃皮、蛋糕、麵包、牛奶糖、碳酸飲料等食物。 -
5月大男嬰突發過敏性休克險送命 竟是食物過敏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54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蔡易晉表示,約有5%至7%的嬰幼兒會出現食物過敏,0.5%可能引發嚴重的過敏性休克,雞蛋、牛奶與小麥為3大最常造成嬰兒過敏的食物。蔡易晉說明,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是食物過敏的高危險群,研究發現,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幼兒發生食物過敏的機率高達40%,一般表現在皮膚、腸胃和呼吸道,嚴重時則會引發全身性過敏反應,家長務必提高警覺。 -
鼻腔止血醫材推陳出新 讓鼻塞手術告別酷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69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琮瑋表示,常見鼻病包括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國內約3至4成過敏性鼻炎患者,受基因、過敏體質影響,常因接觸或食入環境中的各種過敏原,出現鼻塞、流鼻水和打噴嚏症狀,隨時間一久,黏膜容易水腫,鼻塞更嚴重;慢性鼻炎患者主要是因受環境空汙長期侵害或頻繁感冒,鼻部內下鼻甲的鼻肉組織慢慢肥大,進而導致慢性發炎和呼吸道堵塞症狀。 -
如何降低夏日鼻過敏? 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度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77天氣炎熱,許多人喜歡待在冷氣房,但研究發現,如果每天待在冷氣房10小時,且每天有8次溫度冷熱刺激,長期下來容易讓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此外,室內外溫差只要超過7度就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許多辦公室溫度低,還必須穿上薄外套,如果外出跑業務、中午外出用餐或上廁所,頻繁進出冷氣房,多次冷熱刺激,都有可能啟動過敏反應,引發鼻癢、鼻塞、流鼻涕等過敏症狀。 -
破除國人過敏迷思 想改善應從「腸」計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63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暨大數據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指出,統計近3年來過敏成因以「吸入型過敏」為主,3大常見過敏原分別是:塵蟎、家塵、空氣懸浮粒子。另外,劇烈氣溫變化雖然並非過敏原,卻是誘發過敏症狀的重要影響因子,尤其季節交替時更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以免過敏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