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微循環
-
再傳疑似台灣新冠本土病例! 泰移工返泰檢驗確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06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中午才接收到資訊,因此目前掌握資訊不多,僅知核酸檢驗(PCR)陽性,不清楚發病日期與檢驗Ct值;但不同於日前日籍女學生在日本確診,莊人祥說不會質疑對方國的檢驗方式,不會假設可能偽陽性,如果確認在台灣就發病感染,就會認定是台灣新冠本土病例。 -
總鋪師好廚藝因頭頸癌無法親嚐 有這些症狀應速就醫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1217月27日世界抗頭頸癌日,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公布《有光的所在,就有希望》頭頸癌防治影片,李世禎就是影片中的病友,他勸誡民眾遠離檳榔,病友們應該走出家門,多多參與戶外活動,不要再自哀自憐。 -
夏日悶熱慎防中暑 這些日常用藥可能影響體溫調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10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表示,在高溫環境中若出現散熱調節失衡,造成體溫超過 41.1℃(106℉)以上,合併有神經功能異常如(昏迷、抽搐),即稱為中暑。初期症狀表現包括頭暈、頭痛、疲倦無力、噁心、視力模糊、呼吸急促、皮膚乾燥無汗等,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可能會引起煩躁不安、幻覺、動作不協調、昏迷等意識障礙情形。嚴重時可能併發癲癇、心肺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肝損傷、腎損傷、電解質失衡(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等,恐有生命危險。 -
骨盆腔微循環受阻尿失禁恐上身 這樣做告別溼答答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659根據衛福部統計,大約有60%的45歲以上曾經懷孕生產過的婦女,因為年齡漸長,肌肉支持力降低,而有過尿失禁、頻尿及尿急等症狀;另外,日本富山大學名譽教授、醫學博士田澤賢次則指出,當骨盆腔內的溫度過低,就會使得血液流動不佳,導致和排尿相關的膀胱括約肌容易堆積乳酸、僵硬,進一步導致其功能減弱,就容易造成尿失禁等漏尿問題。 -
異位性皮膚炎一直好不了 有可能是「微循環」出問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731許多人過敏常反覆發作,治療不得其法,現代醫學發現,身體之所以出現過敏症狀,源自於體內累積許多無法代謝的毒素,負責排出毒素的管道又受到阻礙,追根究柢,這與人體「微循環」系統暢通與否,實屬相關。 -
心臟病發來得又急又快? 微循環障礙置之不理恐釀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45大多數人都認為心臟病是老年人的疾病,但心臟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之中。現代人飲食高油脂、高膽固醇的習慣,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台灣,心血管疾病也長年高居國人10大死因前3名,不容忽視。 -
防疫旅遊最快月底啟動 長途鐵路自由席與飲食朝向開放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40林佳龍解釋,防疫旅遊團一方面由全國旅遊公會採線安排,同時觀光局也將國家風景管理處統合規劃,安排出優質旅程,搭配旅行社、遊覽車、飯店等,同時配合防疫指引,讓全民可以安心旅遊,此次也是觀光產業培訓人才的好機會,包含導遊、領隊、觀光產業學員等,都有先行上課,在迎接旅客時都能符合防疫標準。 -
小朋友關心疫情也想出去玩 阿中部長暖回:現在就可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80小朋友在1張大大的卡片上,寫滿了給「阿中」部長的感謝,與自己對台灣疫情結束的期盼,卡片中提到,每天都會在新聞上看到「阿中」部長,一直希望大家不要太緊張,覺得很感動,自己曾問媽媽「阿中」部長不用休息嗎,媽媽回答說為了防疫許多人都很辛苦,所以要聽話假日乖乖待在家裡,做好自己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