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室中膈缺損
-
5歲女童心雜音明顯 竟是罹患發生率僅千分之1的心臟病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96「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病的其中1種,發生率約千分之1,占先天性心臟病的5至10%。奇美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宇表示,孩童有「開放性動脈導管」易有餵食困難、生長發育遲緩、低體重、心搏過速、盜汗、心悸、胸悶、上呼吸道感染、喘不過氣等現象,嚴重恐導致心臟衰竭、肺出血、心律不整等情況。 -
心室中膈缺損免開刀! 導管關閉手術造福大新竹區病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27傅俊閔表示,人的心臟有2個心室,左心室負責體循環,右心室負責肺循環,由心室中膈隔開2個心室,心室中膈若是有破洞,就是所謂的心室中膈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心室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流從左心室經缺損流到右心室,聽診會聽到明顯的心雜音。一般在安排小朋友健康檢查時的基本聽診,若聽到明顯心雜音,就會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正確診斷此疾病。 -
兒童篩檢時發現孩子有心雜音 這2大類型可判斷嚴重性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56現年4歲的小米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這天下午,媽媽憂心忡忡的帶著小米前往診間。原來小米在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篩檢中被醫師聽見心雜音。小米的媽媽表示,過去從來沒有聽其他醫師提過這樣的狀況,她也一直都是吃得好又睡得好的孩子,和同學玩耍時也從來沒有聽她提起任何不舒服。 -
2歲娃心房中膈缺損 血流異常增心臟負擔體重直直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92裘品筠指出,正常心臟血液流通方向會從上下腔靜脈流到右心房,再進到右心室,從肺動脈打出去進到肺部換氣之後,經由肺靜脈回到左心房進到左心室,再由主動脈打到全身,是正常人體血液循環。但小美一出生,心房中膈上就有1個0.6公分的小洞,經定期追蹤1年多,發現小美因左心房壓力大於右心房,使血液直接從左心流到右心,不僅造成到肺部的血液增加,心臟還得花費更大的力氣將血液打到全身,加重心臟的負擔。 -
巴掌仙子「開心」難度高 台大手術冠全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4台大外科部主任賴鴻緒表示,這4例小小病嬰被確診為主動脈弓窄縮合併心室中膈缺損、法洛氏四重症、全靜脈回流異常等,其中一人還合併氣管狹窄,手術難度極高,但4例個案手術成功且預後良好。 -
兒童節連假出遊 慎防心臟病童呼吸道感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90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執行長王主科表示,呼吸急喘、運動耐力低落等,為先天心臟病童常見現象,不但可能影響生長,體抗力也較弱、易受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更對於2歲以下嬰幼兒具有極高感染率,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但因先天心臟病童免疫力差、或器官未成熟,以致一旦感染將造成高重症風險及致死率。 -
北榮義診團深入泰北 心臟病童陳小妹獲新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30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內科主任李必昌表示,102年10月17日北榮義診團在泰北清邁府熱水塘村一新中學為民眾進行義診,當時4歲陳小妹妺在外婆及父母陪同下,前來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