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房顫動
-
肥胖且患有第2型糖尿病 減重手術有助降低死亡風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934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將各類型的減重手術與1998年至2017年間接受第2型糖尿病治療的患者是否有影響進行比較。研究中將所有死因納入考量,如死亡、心臟衰竭、心臟病、中風、腎臟問題、心律不整等。 -
腳中風誤認足底筋膜炎 下肢動脈栓塞險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93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造成腳中風的主因是老化及血管動脈硬化,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如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會產生心肌梗塞,要是塞在腦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如發生在下肢動脈,則為下肢動脈栓塞。 -
血管栓塞易中風 腿部血管阻塞是指標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424急性動脈阻塞或破裂意即俗稱的「中風」,造成血流無法供應組織的疾病,泛指腦血管的病變,但其實四肢動脈亦可能有同樣的致病機轉。絕大部分是由於血栓栓塞導致,常見是因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形成血栓,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心臟內形成的血塊。 -
長輩口齒不清、肢體偏癱 恐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554對於老年人來說冬天是腦中風的高風險時期,72歲的李奶奶就是個例子,李奶奶退休後在醫院當志工,平日身體硬朗,日前她出門時,突然覺得左側手腳無力,講話也含糊不清,急忙跟朋友求救,被送至急診,確診為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
長期久坐腰痠背痛 震波刺激淺層神經可止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56長期久坐的上班族容易腰痠背痛,有些人會使用低周波治療器放鬆肌肉,暫時緩解疼痛,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指出,低周波治療器以震動刺激淺層的神經,達到止痛效果,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姿勢,多多活動身體,才能避免筋骨背痛。 -
研究:乳癌患者 可能存在心房顫動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48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第2大常見癌症,2018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在《全球醫藥新知》篇中「患乳癌的女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高嗎?」的報導,根據知名國際學術期刊《HeartRhythm》發表的1項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罹患心房顫動(Atria -
逾9成6腦中風患者 送醫時間超過黃金3小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64今年80歲的林奶奶在18年前曾腦中風,經過長期復健,恢復狀況良好,為了預防再度中風,她經常健走、跳舞及游泳,作息也正常,但日前幫狗狗洗澡時,右半邊身體卻突然無力,直接跌倒且口齒不清。 -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升 路透社專訪北榮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09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為1%,根據國內1項最新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病患確診1年後,約有16%的患者中風風險上升。也就是說,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會因為心房顫動而增加3至5倍腦中風的風險,因此預防中風是治療心房顫動病患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