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科
-
你測MBTI了嗎?心理測驗助自我探索 但可別過度執著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642MBTI是近期人們最瘋迷的話題之一。從過去的血型、星座,到後來的MBTI及各種性格測驗,人們總是熱衷於探索自己的性格特質。從MBTI性格測驗到心理遊戲,人們逐漸發現這些工具不僅能提供有趣的自我發現過程,還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人格特質,但這些性格測驗或是心理測驗遊戲是什麼呢?而所謂的人格甚至是人格障礙症又是什麼呢? -
做自己很「自私」? 臨床心理師剖析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8048「想要做自己一點,會不會有點自私?」、「如果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和這份關係?」上述疑問和想法可能不少人多少都有過,或者聽過其他人有類似的問題,而近年暢銷的心理類型書籍中,多數也都是在談論如何提升自己、掌控自己情緒或人際關係的複雜情感等主題。另一方面,來醫院或診所尋求心理治療的人們之中,人際關係也是最多人來治療室想釐清、討論和改變的議題。 -
深度睡眠對老年人的大腦有益 研究:可降低失智症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15缺乏充分的睡眠不僅會使人感到疲倦不安,還可能引發多種慢性健康問題,包括糖尿病、心臟病和憂鬱症。根據國外1項研究指出,缺乏深層睡眠的老年人,更容易罹患失智症。深層睡眠是身體修復和恢復功能所必需的1個階段,根據發表在《Jama Network》的最新研究,對於60歲以上的人來說,每年減少1%的深層睡眠,可能會增加27%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
青春期愛打扮!4招建立身體意象 醫籲家長別急著阻攔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3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饒怡君表示,身體意象是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與看法,其中往往受外在環境或社會文化影響,饒怡君說明,從心理學上來說,青春期孩子關注自己的外觀、打扮,正是在發展身體意象,是爲了建立自我概念與獨立而努力。 -
肩頸痠痛、張嘴時卡卡響 恐是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作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641名張小姐在清明連假結束後,發現自己近日常有肩頸酸痛,張口時耳前會發出「卡、卡」聲響,吃飯和說話時臉頰疼痛異常,上課無法專心,容易失眠、焦慮…等症狀,求診後確認罹患「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 -
別拿舊計畫當新目標! 心理師帶路教你擊退「拖延症」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2532022年已經到來,緊接著是農曆春節,你為自己設立新目標,還是沿用2年前的願望當新願望呢?如果你曾在「前1年的1月」許下「減肥」這個心願,現在達成了嗎?還是減了3年還沒達成呢?不少人笑稱自己有「拖延症」,將學習、減重等目標不斷延後,不過真有拖延症嗎?該如何幫助自己完成新年新希望呢? -
我被隔離了!「汙名化」隔離者 心理師:恐成壓力來源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16近期不少人需居家隔離,不論是返國旅客或是被匡列,想解決心理壓力,可以這麼做。 -
揮別2021迎接2022! 5步驟清除壓力垃圾從「心」出發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10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王如建議,可以先找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與空間,試著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藉由慢慢地吸氣、吐氣來平靜身心之後,再開始進行掃除壓力的以下步驟:步驟1覺察壓力反應、步驟2找出壓力來源、步驟3積極解決問題、步驟4調整面對心態、步驟5健康生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