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調適
-
「身心調適假」高中職3月起試辦! 每學期最多可請3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333近年來,大專校院推動「心理調適假」,成效顯著,學生團體希望「心理調適假」可以向下延伸至高中職,教育部表示,今年3月起,開放高中職試辦,但正名為「身心調適假」,每學期學生最多請假3日,且需出具家長同意證明書。 -
媒體大肆報導名人癌逝!易影響癌友情緒 身心恐吃不消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752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呼籲媒體,報導藝人罹癌臨終的狀況,儘量避免聳動的標題,例如「哭著求死」、「眼睛不肯閉」等,或是鉅細靡遺地描述家人悲慟的情緒,畢竟病人在病危時的意識狀況變化大,難以由旁人來揣測其內心過程;家屬的心境一定也很複雜,若只描述痛苦不堪、生死離別的劇情,容易讓看到新聞的癌友,只接受到負面的訊息。 -
產後憂鬱並非媽媽專利 新手爸爸壓力大媽媽該怎麼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54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女性產後情緒低落大約占5至8成,產後憂鬱症大約1至2成,這次阿包醫生來跟大家聊聊產後憂鬱,首先得先知道不只新手媽媽會遇到、新手爸爸也會有產後憂鬱。 -
別讓Delta影響情緒! 能做到這5個字壓力鍋就不會爆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29新冠肺炎本土疫情雖然稍有暫緩,但心的病毒株仍不時出現,民眾生活大受影響,不安、焦慮、恐慌等的情緒也在滋長中,防疫期間不僅要顧好身體的健康,心理調適也非常重要。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工作、學業、社交活動、休閒娛樂等等全亂了調,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表示,人們因為疫情斷離了正常生活,特別是高風險族群以及面對病毒的第一線醫護,心情真是輕鬆不起來,可運用衛福部心理及口腔 -
警戒降至2級回公司上班心情焦躁 人際相處多些同理心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127明(27)日3級警戒結束,全國2級警戒有限度解封,大家開始要逐漸恢復到公司上班,但大部分人都還沒有打疫苗,對病毒仍然非常恐懼,心理調適就非常重要,三總精神醫學部主任醫師葉啟斌提醒,先觀察自己是不是擔心到身體不舒服,工作團隊要有互相支持同理心,公司主管也要給予員工妥善支持。 -
罹癌後擔心復發焦慮不安 癌友心理支持用正念對抗病魔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01隨著癌症醫學的進步,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也大幅提高,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多數時候「心理」的調適更重於「醫療」。臨床上很容易觀察到,當病人面對癌症與治療有較正向的念頭時,在預後與存活率上會有較佳的表現。 -
職場上工作效率低? 成人注意力不足也有可能是過動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8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表示,詳細問診後發現該患者,「從小其實就容易發呆、分心、個性粗心,忘東忘西,但因為在課堂上不吵不鬧,所以沒有被師長發現。總覺得是少根筋而已,長大應該就好了,沒想到卻越來越嚴重」,進一步排除其它可能造成專注力缺失的原因後,如近期的癲癇、內分泌失調、憂鬱症、躁鬱症等狀況,確診「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台灣肺癌發生率高於全球 其中確診人數尤以女性為多
癌症新知 / 肺癌3573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指出,雖然國內吸菸率逐漸降低,然而廚房的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都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在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處於致癌因子的環境,如廚房油煙、密閉室內的二手菸等,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近年來肺癌發生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