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肌病
-
心臟無法立即恢復功能 術後葉克膜救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02成大醫院在2008至2015年間總共為160多位急性主動脈剝離病人進行手術,其中有20位患者(約12%)術後需接受葉克膜的輔助。本團隊發現這些患者死亡率很高,最終有7位成功脫離葉克膜並且順利出院,配合藥物控制血壓及心跳,這7名病人都能回復到原本的健康狀況。其他不需要使用葉克膜的140多位病人,死亡率 -
長輩嚴重營養不良 恐造成低血鉀合併肌肉無力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555減肥成為全民運動,不過,醫師提醒,上了年紀的人應該吃得營養,避免體重過輕造成營養不良,合併肌肉無力,加上免疫力低下,可能導致長期臥床,引發泌尿道感染、皮膚慢性感染,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
突然心悸冒冷汗 檢查揪出心肌肥厚病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9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像陳先生這樣的患者實屬罕見,必須透過多方檢查,才能找出病因,當他一開始被送到急診時,以心律不整表現,心電圖呈現心室頻脈,也就是致命性最高的心律不整,經電擊讓患者的心率恢復平穩後,又懷疑是因患者的心臟血管受阻塞所致,便立刻送往心導管室檢查。 -
心臟科權威教民眾「知心」 傳授40年行醫經驗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99國內心臟科權威、亞洲換心手術第一人魏崢醫師創下許多醫療記錄,換心病例超過400多個,秀英便是魏崢的換心個案前幾例。每年冬天,醫院裡總會增加許多因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患者,尤其當氣溫變化劇烈、忽冷忽熱的溫度,讓許多病情穩定的患者陷入惡化狀態,其中不乏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而突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可見該如何保護心臟是多數人急需知道的事情。 -
產前咳嗽莫大意 周產期心肌病變恐危及生命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26通常懷孕時,孕婦體內血液量會增加40%至50%、心輸出量會增加30%至50%、心臟跳動每分鐘則會增加10到20次,這些變化在第三孕期(28至32周)及產後24小時達到高峰,並在分娩後2到6周逐漸恢復到孕前狀態。 -
他跑不到1公里 竟心肌梗塞休克緊急送醫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24在急診檢傷區等待時,他突然失去意識,雙眼上吊,妻子急得大喊尖叫,急診醫師立即安排心電圖,確診為心肌梗塞合併心室頻脈及心因性休克,立即施以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置放術及安排心導管手術。 -
她無心血管病史卻心肌梗塞 原來是心碎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55侯甚光指出,在缺血性胸痛病患中,約有1%至2%罹患心碎症候群,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許多人在壓力下時出現症狀,一旦情緒激動,就會頭暈、頻喘、心痛、胸悶。冬天氣溫低,容易影響血管收縮,心碎症候群發生機率會些微增加。 -
春神來了「心」知道 乍暖還寒易中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76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表示,近期門診常有80歲以上的病患因心房顫動引發中風而送醫急救,心房顫動式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現象。其中一位87歲病患因平時沒有留意心律不整的問題,導致心房顫動嚴重,形成腦部血栓而中風,且意識昏迷。隨著年齡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65歲以上患者達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