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學會
-
0408講座報名/心絞痛發病時有何症狀? 醫師來解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35為使民眾更了解心絞痛的正確用藥資訊,本次特別邀請臺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將於4月8日星期六下午的健康公益講座中,為現場民眾分享「心絞痛新機轉保命三步驟關鍵—醫曝最新治療指引與優勢」以及台灣心臟學會最新發表的「慢性冠心症治療指引」的藥物治療三部曲。時間從下午1點30分至5點15分,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會議廳(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10樓)舉行。 -
0415講座報名/心絞痛如人生不定時炸彈? 心臟科醫師教你拆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3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劉銘恩將在4月15日的下午,於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新竹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進行「面對心絞痛,倒數計時行動! 心臟科醫師,教你怎麼拆除人生不定時炸彈」短講,談談何謂心絞痛,以及治療的方針。 -
看醫生就緊張!量血壓最佳環境在這 全程應遵722原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48高血壓是沉默殺手之一,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發生,依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國民健康署表示,民眾過往到醫院時心情易受環境影響,血壓不自覺飆高,因此居家測量血壓反而更能代表真正情況,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1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 -
「血壓高」不等於「高血壓」! 醫曝6原則遠離高血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720張義佳醫師指出,一般人很容易搞混「血壓高」和「高血壓」這2件事,當身體應付外來刺激,如生氣、危急時刻、頭痛等不適,血壓升高是種暫時性且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高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持續升高,不會單憑1次就認定,需持續測量一段時間、不同時間內測得皆有血壓升高情形,同時必須排除其他如「白袍症候群」或其他生理疾病等可能影響血壓的因素。 -
全台每4人有1人高血脂 3大高危族群更應控制壞膽固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56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症,且醫師發現近期不少人不敢回診,但高血脂患者死亡風險比正常人增加2.13倍,顯示血管疾病等高風險病人應該比一般人更積極治療。 -
血壓不知不覺超標好傷身 在家量血壓降低併發症的發生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938「很多人都覺得沒有不舒服,所以就不想按時服藥控制血壓,」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林柏霖醫師指出,「其實高血壓本來就沒有明顯症狀,但是心臟、腎臟、眼睛等器官都會受損,還會增加腦中風的危險!」 -
降血糖又顧心腎 第二型糖尿病新藥造福心、腎衰竭病人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357新一代口服藥為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抑制器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GLT2抑制劑),這類藥物的機轉為抑制腎臟再吸收尿糖,讓多餘的糖分從尿液排出,進而減少血液中的血糖量,有效穩定血糖。 -
把握「722」原則在家量測血壓 別讓沉默殺手毀掉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1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林儀蒂說,隨著研究發現,血壓其實超過120/80 mmHg,心血管疾病風險就開始上升,所以目前血壓收縮壓小於120 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才是理想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