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學會
-
血脂超標很傷腎! 高血脂讓腎功能惡化恐增加死亡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517「這個現象叫做翹翹板效應,臨床上還蠻常見的。」高雄長庚醫院腎臟科楊智超醫師指出,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不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要達標,也同時要考慮到病人更常會合併高三酸甘油脂以及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需要更積極的治療來控制混合型高血脂的問題,不過,控制三酸甘油脂TG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可能爬升,兩者的關係像翹翹板一樣。 -
罕病影響心臟健康恐短命20年 醫籲法布瑞氏症及早檢查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581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疾病再度蟬聯國人第2大殺手,去年奪走2萬多人寶貴生命。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侯嘉殷指出,部分罕病也會有心臟相關症狀,需要提升警覺才得以及早正確治療。 -
疫情期間天天叫外送膽固醇超標 平日這些習慣是幫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19低密度膽固醇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林肇鋒醫師解釋,高密度膽固醇對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它可以把血液裡面過多的膽固醇運送到細胞裡,讓膽固醇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裡,便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斑塊,因此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 -
心臟病患憂打新冠疫苗有血栓風險 相關注意事項整理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97新竹台大分院心血管中心林廷澤主任表示,最近疫情緊張,心臟科門診好多病人都在詢問能不能打疫苗,除了向門診病人耐心說明之外,林主任參考歐洲及美國心臟學會指引,整理出心臟病人擔心的問題,希望能夠在這麼緊張的時刻,讓病人能夠放心、安心,鼓勵大家踴躍打疫苗,盡快達到群體免疫效果。 -
避免心臟猝死憾事發生 定期心肌掃描檢查排除心臟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7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韓登宇表示,一般而言,提到心血管疾病時,大家總是會下意識地跟老年人聯想在一起。然而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統計,在40至59歲的中壯年中,有5%至6%的人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而其中更有2%至3%的人會發生心肌梗塞。而在20至39歲的年輕人中,雖然發生率不到1%,但也並非心血管疾病的絕緣體。 -
夜晚翻來覆去睡不好 睡眠品質差更容易有心臟問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70所謂良好睡眠習慣包括:每晚睡足7到8個小時、沒有打呼、很少入睡困難、白天不會感到煩躁,以及習慣早起。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高級研究員 Lu Qi博士表示,雖然這些發現仍不能直接證明因果關係,但是,該論點確實建立在睡眠品質與心臟健康相關的研究基礎上。 -
多功能生理監測器只有OK繃大小 檢測7天找出心房顫動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953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主任表示,當心房顫動發生時,有的人會心悸、頭暈、氣喘、甚至昏倒,但也有人一點症狀都沒有,但是它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很容易讓人中風,要是罹患了心房顫動,每1年中風的機會是4%至5%,看起來好像不太高,但若經過10年可能風險倍增。歐洲心臟學會在8月29日發表的心房顫動治療指引中,強調了抓出隱藏性心房顫動的重要性,指引中建議所有大於65歲的病患,都應該不定時用脈搏或是心電圖來篩檢這種心律不整。 -
全台高溫炎熱當身體有這些症狀 恐急性心肌梗塞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626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表示,夏季因環境溫度高,身體不斷排汗散熱,血液會越來越濃稠,出現血栓的機會便隨之增加。血栓產生大部分與血管斑塊有關,當積累在血管壁上膽固醇破裂,血小板就會聚集凝結形成血栓,當血栓流動到心臟冠狀血管堵塞,就會導致急性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