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血管科
-
治療心律不整不再侷限藥物 電燒手術更勝一籌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439案例1名陳先生原先在其他醫院門診控制三高,因近日容易心悸、頭暈,經檢查診斷為陣發性心房震顫,並且接受心律不整藥物及抗凝血劑的治療,但成效卻不理想,不僅原先狀況未獲改善,現在甚至走一小段路就開始氣喘如牛,最後轉而求助成大醫院進行治療。 -
導管治療次發性高血壓 不再擔心用藥過量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238高血壓看似小毛病,卻差點要了一位太太的命。63歲李林太太患有高血壓病史多年,合併心律不整,血壓不曾低於200毫米汞柱,曾2次小中風,險些癱瘓,多年來雖服用降血壓藥,但仍難以控制,隨著藥越吃越多,一天10幾顆藥的份量引發了嚴重的暈眩副作用,更數次無預警跌倒。 -
高血壓人口逼近500萬 廣設血壓測量據點有必要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93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5.2%;40歲以上盛行率更達37.5%,全台灣高血壓患者高達48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自知率竟不到8成,有近3成的民眾不知道高血壓已悄悄上身。 -
心跳停止生死一瞬間 低溫療法拯救猝死患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705一名40歲的鹽酥雞老闆,日前洗澡後突然暈倒,家人緊急施以急救,救護人員接獲報案趕到現場時,他已無呼吸、心跳,急救後恢復心跳,但仍無意識、陷入昏迷,送至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師施以「低溫治療」,數天後,病人清醒,腦損傷降至最低。 -
主動脈血管瘤好發60歲以上中老年人 若大出血致死率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476姜智耀說明,主動脈瘤並非惡性細胞異常增生,而是主動脈血管壁變薄,導致局部血管永久性擴大,通常擴張至正常大小的兩倍以上,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與剝離等。 -
膽固醇不高也會中風 L5濃度是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09該研究團隊負責人為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明毅,該團隊分析35名一般民眾與30多名急性腦中風患者的血液,透過儀器檢測兩組人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等數值。
-
服用抗凝血藥物 柚子、葡萄柚要忌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269藥害救濟基金會組長沈若楠表示,柚子、葡萄柚等水果含有「呋喃香豆素」,會抑制人體代謝特定藥物的酵素,減緩藥物分解速度,延長藥品在體內停留時間,導致體內藥物濃度升高,就像服下的過量的藥物,進而出現嚴重副作用。 -
控制三酸甘油脂數 遠離高血脂症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120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李貽恆教授表示,一談到高血脂症,大家大多會想到要控制膽固醇,但其實只要三酸甘油脂、膽固醇任一數值異常,就是高血脂症,民眾應該留意三酸甘油脂的指數。若三酸甘油脂持續超標,可能導致動脈硬化,血管逐漸狹窄,成為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