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治療次發性高血壓 不再擔心用藥過量

2998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
高血壓
▲大部分原發性高血壓可透過藥物控制,但次發性高血壓則必須找出病因、對症下藥,若藥物治療無效,則可考慮微創侵入式的高血壓導管治療。(圖/ingimage)

高血壓看似小毛病,卻差點要了一位太太的命。63歲李林太太患有高血壓病史多年,合併心律不整,血壓不曾低於200毫米汞柱,曾2次小中風,險些癱瘓,多年來雖服用降血壓藥,但仍難以控制,隨著藥越吃越多,一天10幾顆藥的份量引發了嚴重的暈眩副作用,更數次無預警跌倒。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應湘表示,與一般高血壓患者相較,李林太太狀況特殊,雖然服藥順從性高,但血壓卻降不下來,檢查時發現她同時具有原發性及次發性高血壓,前者與年紀有關,而次發性高血壓則可能是心律不整所引起,甚至影響到腎功能。大部分原發性高血壓可透過藥物控制,但次發性高血壓則必須找出病因、對症下藥,若藥物治療無效,則可考慮微創侵入式的高血壓導管治療。

李林太太接受腎臟功能檢查後報告指出,腎動脈周邊神經太過活躍,經高血壓導管治療後,血壓從200毫米汞柱降到120至130毫米汞柱,最高也不超過150毫米汞柱,降血壓藥也減為每天1顆,之後便不暈眩也不再喘,還可以走路至市場買菜,如同重生一般。

美國心臟學會日前修改高血壓定義,從140/90毫米汞柱下修至130/80毫米汞柱,台灣雖尚未跟進,不過,高血壓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提到,腦中風患者正在服用抗血栓藥物,或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合併蛋白尿者,血壓控制確實應低於 130/80毫米汞柱,但對於部分高血壓患者來說,光靠藥物很難達到這個目標。

王宗道認為高血壓導管臨床治療效果不錯,以台灣患者來說,平均術後2周至1個月,血壓可下降12至20毫米汞柱以上,而日本與韓國患者術後1個月也有明顯療效。歐洲心導管介入學會年會今年發表最新研究數據,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的患者,24小時平均血壓下降,收縮壓降9毫米汞柱、舒張壓降6毫米汞柱,連最難控制的夜間血壓,術後也跟著顯著下降。若依此數據,理論上可減少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至少2成以上,約是1.5至2種降血壓藥物的效果。

王宗道說明,高血壓導管治療時間僅約40分鐘,傷口極小,也幾乎無副作用。目前醫界已有共識,適應對象為服用3種以上降血壓藥,但血壓仍達160毫米汞柱的患者,未來可望再放寬適用範圍,造福更多高血壓患者。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