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電圖
-
病竇症候群心律不整如未爆彈! 中醫教你護心保養之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88病人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門診時,病人主訴出院後每日陣發心悸伴隨疲倦、頭暈、嗜睡、心跳時快時慢已1個月,面色蒼白、身材偏瘦,平時血壓偏低,且畏寒、上坡容易氣喘、鼻過敏6年、遇風冷常鼻塞流清涕、冬天手足端易冰冷、平時少運動、無三高及其他系統性疾病史、有心律不整家族史。病人平時工作壓力大、工時長且久坐易覺頸部及頭部緊,血液循環不佳引發心悸感、3餐不固定、易胃酸逆流且飯後加劇。脈濡細無力兩尺弱,舌質淡紅,舌苔白厚。 -
40%民眾血脂體重恐異常 心血管未爆彈忽冷忽熱易突發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90康宏銘提醒,統計去年8至10月臨床健檢數據,在總計2,300位受檢者中,包含男性855人,女性1,445人,平均年齡40.4歲,血脂異常的比率高達45.4%,血壓偏高有39.1%,血糖偏高有14.5%,體重過重有40.1%,其中約有3成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
高血壓出現胸悶勿掉以輕心 恐冠狀動脈阻塞徵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9087林先生自述,過去有抽菸、喝酒的習慣,為了減重,1周平均跑步3至4次,每次5公里,雖然每年健檢除了高血壓外,報告上沒有其他紅字,但總是覺得慵懶沒精神。直到去年底發現血壓經常飆到200mmHg,爬上2樓難如登天,跑500公尺便跑不下去時,驚覺身體有異狀,才趕緊赴醫檢查。 -
肺動脈高壓又稱心臟癌症 未治療5年存活率比大腸癌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93因呼吸困難,必須使用氧氣管、在家休養,而因為氧氣管最長僅6米,林小姐笑稱自己是「6米女孩」。目前林小姐穩定治療,回想起過去自己過馬路時,走太慢而被按喇叭、遭白眼,當時以為腿短、年紀大了,確診為肺動脈高壓後,才知走路慢為症狀之一。 -
食藥署准Apple Watch心電圖功能 果粉更新軟體可開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79食藥署醫粧組科長傅映先表示,涉及醫療宣稱用途器材都須有許可證,蘋果公司在今年第2季向食藥署申請,「心電圖應用軟體」與「心律不整通知軟體」醫材許可,在今年8月底與10月底審查通過,應用器材在台灣就是醫療器材,但血氧監測功能,用於自我健康記錄追蹤不涉及疾病診斷治療,不以醫療器材列管。 -
心臟問題成奪命隱憂 有疾病家族史者應警覺異常症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90由於喘的症狀一直困擾著江太太,她被轉診到心臟內科,安排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在醫師與家人共同討論之後,江太太住院接受心導管的檢查,證實在心臟的左前降支冠狀動脈嚴重的狹窄,以氣球擴張及藥物支架的置放後,她的症狀在隔天就已經感覺有大幅改善,出院之後繼續維持藥物治療。 -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有這些症狀應特別注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王先生的心電圖顯示有心室早期收縮現象,24小時心電圖則發現有陣發性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也出現心臟舒張功能變差等情形,因病患正值壯年,且藥物效果不顯著,加上心臟功能出現異常,經討論後決定以心導管電器消融術(簡稱電燒)治療。 -
幹細胞治療讓中風患者站起來 台灣生醫科技登國際媒體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647大腦一旦神經受損就相當難恢復,全台65歲以上民眾中,每12人就有1人發生中風,很可能因此不良於行甚至全身癱瘓,花蓮慈濟醫院利用脂肪幹細胞,成功協助腦中風患者恢復行動能力,獲得國家與世界注目,將在外交部與Discovery頻道合作《台灣無比精彩》節目中,在多國面前展示台灣生醫科技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