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電圖
-
心搏過緩嚴重恐猝死 無導線心臟節律器監心跳可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908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蔡維中醫師指出,心跳速度較慢,1分鐘心跳小於60下時,不一定代表有健康問題。有些人於深層睡眠時,心臟會跳的比較慢。有些年輕人或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其心肺功能較好,休息時的心跳小於1分鐘60下,心輸出量也能滿足身體需求。 -
多功能生理監測器只有OK繃大小 檢測7天找出心房顫動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959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主任表示,當心房顫動發生時,有的人會心悸、頭暈、氣喘、甚至昏倒,但也有人一點症狀都沒有,但是它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很容易讓人中風,要是罹患了心房顫動,每1年中風的機會是4%至5%,看起來好像不太高,但若經過10年可能風險倍增。歐洲心臟學會在8月29日發表的心房顫動治療指引中,強調了抓出隱藏性心房顫動的重要性,指引中建議所有大於65歲的病患,都應該不定時用脈搏或是心電圖來篩檢這種心律不整。 -
提升心臟病、腦中風、腎病照護品質 國泰獲醫策會認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26冠狀動脈疾病從急性發病到慢性長期控制,仰賴醫療團隊的持續照護服務。國泰綜合醫院曾收治1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史逾10年的69歲男性,期間曾做過4次心導管置放支架或氣球擴張手術,數月前因出現胸痛、冒冷汗、心律不整而送往急診,經心電圖等檢驗後,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還一度因血壓不穩出現心因性休克,所幸因醫療團隊搶救得宜,挽救寶貴一命。 -
腸胃問題內視鏡檢查不可少 舒眠麻醉幫助患者減輕恐懼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22國泰健檢麻醉科醫師葉珮安表示,所謂無痛腸胃鏡檢查,就是在檢查過程中,由靜脈注射全身麻醉的藥物,通常屬於短效,使受檢者處於中重度鎮靜,同時不能影響到自主呼吸狀況,類似睡眠的狀態,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焦慮、躁動不安等狀況,而引發高血壓,心臟病發等問題,腸胃科醫師也不會受到情緒反應、肢體反抗等干擾,可以專心進行詳細的檢查。 -
孩子看牙總是哭鬧? 交給專業兒童牙醫不再束手無策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71兒童牙科醫師除了聽父母抱怨,孩子已經換了很多家診所都被退貨之外,看診時會先根據孩子不同的年紀,給予口腔衛生維護的建議與方法。賴俊成表示,唯有透過指導家長正確的觀念,並讓孩子也願意付出心力改變習慣,孩子口腔的蛀牙情況才有機會被控制。 -
心肌梗塞快撥打119救命 每延遲30分鐘死亡率增7.5%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57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貽恒表示,目前針對心肌梗塞緊急救治,心臟醫學會最新指引中強調,救護車中最好要有簡易心電圖設備,當有心肌梗塞疑似病患時,就能在救護車上馬上判斷,心電圖有沒有心肌梗塞徵兆,一旦初步確認有心肌梗塞跡象,就馬上送到能處理心肌梗塞醫院,免去轉院所耗費的時間。 -
打呼敲響呼吸中止症警鐘 常見臨床表現有這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91造成打鼾的原因,通常與病人鼻咽部位的結構有關。例如:咽喉部位的軟顎與懸雍垂等組織,在病人睡著後,常因肌肉放鬆而阻塞氣體通道,會使呼吸道變狹窄,進而造成呼吸時周邊組織震動,即會造成所謂的鼾聲。 -
你也是高血壓族嗎? 1張圖教你判讀血壓測量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94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被視為隱形殺手的高血壓,近年已列入台灣10大死因之一。研究指出,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的盛行率約25%,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而45歲以下的發生率大約是7%,但隨著世代演變,比例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張耀庭指出,血壓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當血流通過周邊小動脈時,若血管狹窄、硬化或肌肉收縮擠壓管壁,就會使血管壓力上升,形成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