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恐慌症
-
逾五成更年婦女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調理可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4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表示,超過五成更年期婦女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症狀從頭到腳,如偏頭痛、耳鳴、掉髮、恐慌症、焦慮、失眠、潮熱盜汗、皮膚病、心悸胸悶、大腸激躁症、頻尿等。 -
心跳加速快昏倒 男子恐慌症發作險窒息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87之後的1個月內又出現了幾次同樣症狀,起初洪先生以為是心臟方面疾病,但檢查結果都顯示無異常,後來在醫師建議之下,至精神科就診,診斷為「恐慌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表示,恐慌症發作時通常毫無預警,可能會在10分鐘內出現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呼吸困難等劇烈症狀,彷彿快要昏倒或死掉一般,在患者心中留下陰影,擔心再度發作,因此稱為「恐慌症」。 -
男性睪固酮不足 更年期床上無凍頭 「三秒交」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675最近幾個月症狀變本加厲,性趣全無,白天身體虛弱,出現心悸、呼吸不順,晚上失眠,還惡夢連連,求助精神科,抽血檢驗才確診為睪固酮不足惹禍。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統計,台灣40歲以上的男性每五人就有一人睪固酮缺乏,容易成為性功能障礙、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及腦中風等疾病的高危險群,還會合併引發失眠、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及恐慌症等身心障礙。 -
你工作壓力大嗎? 紓壓5步驟找回身心靈平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77日本曾有研究發現每日工作超過11小時,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增加。一般而言,企業主會希望員工能夠全心投入工作,但有時也會被質疑是否過於施加工作壓力,究竟應該以什麼標準衡量自己工作投入程度是否恰當?
-
選戰激情 血壓飆高耳中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6許多身心科醫師提醒,躁鬱症、恐慌症、焦慮症在選舉期間易發病。事實上,耳鳴及聽力障礙也是選舉期間病例人數激增的症候群之一,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李宏信醫師表示,門診觀察發現,競選期間越進入尾聲高潮,因聽力受損而求診的病人越多,其中耳中風最需提防。 -
測量腦中血清素濃度 快速確診憂鬱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209成大醫院精神學科助理教授李怡慧醫師指出,血清素(Serotonin)是腦中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當腦中血清素接受體的功能失調時,可能造成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經前症候群等,目前常用來治療這些疾病的抗鬱劑都與提昇腦中血清素濃度有關。 -
夏日水上活動頻繁 易染眼睛紅癢結膜炎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36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醫師謝靜茹表示,春、夏季節最常見的兩種「結膜炎」,分別是「過敏性結膜炎」和「急性結膜炎」。「過敏性結膜炎」主要是因為過敏體質,眼部接觸過敏原而造成過敏發炎反應。至於「急性結膜炎」則是由多種濾過性病毒或細菌引起,具有高度的傳染力。 -
重度憂鬱症易合併恐慌症 藥物治療可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主治醫師賴建翰表示,抗憂鬱處方藥若不慎使用,真的會致命。但憂鬱症患者,也不可因此而忽略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台北慈濟醫院臨床患者研究中就發現,抗憂鬱劑是可以緩解患者不適症狀,並且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進而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