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情緒穩定
-
肥胖族群染疫重症死亡風險倍增 減重補充斷食水健康瘦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671曾多次精準預言全球疫情變化的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提到,預防下一波疫情侵襲,只依靠疫苗是不夠的,呼籲民眾應採取古老且自然的療法來提升免疫力,而同樣強調人體自癒能力,結合中、西醫理論,並推廣自然醫學的再生診所院長黃鼎殷也認為,全球各地蔓延著不同的變種病毒,未來或許需要頻繁施打疫苗,但疫苗只是降低重症或死亡機率,每個人都還是有可能受病毒感染,感染後能否自癒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
認識自體免疫疾病全身性紅斑狼瘡 這些相關症狀必了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30國軍臺中總醫院中清分院副院長&風濕免疫科主任楊登和表示,「全身性紅斑狼瘡」病如其名,有些病人初期症狀輕微時,看起來似乎不太需要擔心。一旦症狀來得又急又猛,就像攻擊性很強的狼,可能引起急性發炎反應,進而破壞腎臟、心臟、肺部健康導致尿毒症、心包膜發炎積水、肺部肋膜積水等,發病部位難以預料,不可太過輕忽。 -
氣泡水取代白開水可以嗎? 小心造成「2種疾病」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682安南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黃文威指出,儘管「打嗝」跟「噯氣」兩者都會造成個人甚至社交上困擾,但兩者問題截然不同。「打嗝」是橫膈膜和肋間肌間歇性、規律地痙攣收縮,造成突然吸氣後聲門關閉,發出急促「ㄜㄜ」聲音,病人本身很難自己控制;而「噯氣」則是氣體從食道及胃中排出來,伴隨較舒緩且長的「ㄜㄜ」聲,病人可自己控制。 -
6成以上失智患者未失能 憶起樂齡過生活增加社會參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8974歲劉先生退休前擔任證券、食品等相關業務工作,喜歡與人互動,但兩三年前,因腦中風引發血管型失智症,個性變得內向,在家人鼓勵下,半年前參加台北市「憶起樂齡過生活」活動,接受職前訓練、認知課程,讓他重溫業務員角色,相當開心。 -
爸媽運動找孩子一起 全家人相揪動起來有助情緒穩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75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2020年5至6月期間,以6都青少年為對象進行調查,從回收2,222份的有效問卷中發現,放學後或假日,近7成受訪者「沒有」和父母親一起運動,4成8「每周1至2天」會一起運動,青少年無法和父母親一起運動的原因前3名為「父母親工作/家務忙,沒有時間」、「課業繁忙,沒有時間」、「自己/父母親沒有運動習慣」。 -
上班族壓力大憋出病 從日劇《半澤直樹》找到正能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36如果時常有不想起床上班、工作效率變低、忘東忘西等症狀,你很可能過勞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指出,過勞是1種身心耗弱狀態,長期處在高度壓力下的反應所表現出來的跡象,在生理方面可能容易疲倦、腸胃不適、頸肩背肌肉緊繃痠痛、常生病的狀況;心理上則容易有焦慮、生氣、情緒低落、過度敏感、缺乏耐心、失眠、暴飲暴食等反應。 -
肺炎疫情不見和緩 中醫防疫茶包為身體免疫力加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693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蕭坤元指出,中醫理論認為「肺主皮毛」,若是肺氣偏虛,風邪容易入侵人體造成感冒。新冠肺炎初期常見症狀包括發燒、發熱、咳嗽、有痰、喉嚨痛,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由於其性質類似風熱感冒,屬於風邪的一種,若要以中藥增加免疫力,可從補益肺氣的角度著手,並加入清熱解毒或清散風熱的藥材。 -
企業家健康大調查 頭暈、頭痛排名亞健康症狀首位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991聯欣診所公布全國第1份「企業家健康管理大調查」,258位企業家年薪均從千萬起跳,年齡大都集中在51至70歲,結果顯示,頭暈、頭痛是這群成功企業家亞健康症狀困擾第1名,占比超過3成(30.4%);其次是倦怠、記憶力變差 (27.6%);第3則為過敏(23.7%)。進一步分析企業人士加入年度健康管理療程,養生、健康、保養的3大目標分別是維持好的抗壓力、體力、管理力,而這健康3力與企業經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