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慢性疲勞
-
正確喝水》幫助代謝 遠離病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39水能輸送營養物質,當我們攝取食物後,唾液中各種消化酶會發揮作用使食物變軟,這是消化的第一個階段,因此足夠的水分能夠幫助消化吸收;此外,唾液還能將變軟的食物送進食道。由此可見,進食後若口乾舌燥,不僅吞嚥食物會變得困難,還可能引發舌頭發炎及牙齒牙齦等相關疾病。 -
年度身體小毛病代表字 人人都怕「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3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及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在台灣、香港和馬來西亞,舉辦為期兩周「2012年身體小毛病代表字票選」活動。在為數8033張總票數中,前三名分別為「肥」、「累」、「痛」。台灣地區票選前十名分別為「肥」、「累」、「痠」、「痛」、「冷」、「鬱」、「眠」、「癢」、「饞」、「虛」。
-
年底拚業績肝辛酸 五味子芝麻顧好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29京華中醫聯合診所鄒瑋倫中醫師表示,上班族經常超時工作、熬夜晚睡、睡眠不足,以致長期疲勞無法緩解,容易傷害肝臟健康。尤其台灣平均每5至6人就有1人罹患肝炎,一旦加班過勞就會使肝臟反覆發炎,逐漸演變為肝硬化,最後惡化為肝癌。許多患者往往到了肝臟硬化變形,壓迫到鄰近器官,感到疼痛接受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肝臟已嚴重病變。 -
改變習慣與心境 揮別慢性疲勞蠶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61疲勞是人體在激烈體力與腦力消耗後出現的正常反應,經過適當休息與調養就能恢復平衡,過去一份調查數據指出,台灣超過五成上班族有肩膀僵硬的毛病,更有四成白領階級會擔心自己過勞死,再加上台灣的工作時數一直遙遙領先世界各國,難怪這個現代文明病的陰影籠罩著廣大上班族群。 -
防過勞!中醫針灸調氣血精緩解疲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628長期性、持續性或復發性的疲倦感,如果持續超過半年,便可診斷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疲勞可以表現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軟、精神不振、視力疲勞、陽痿早洩等,疲勞不但出現在健康人的身上,很多身心疾病也會引起疲勞感,包括病毒感染,還有一些慢性心肺疾病如心臟衰竭、肝腎疾病、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問題,以及憂鬱症、惡性腫瘤等。 -
改善慢性疲勞 中醫調養元氣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03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鈺君表示,所謂慢性疲勞如症狀無法用其他疾病或已知原因解釋且持續達六個月以上;疲勞並不是因為過度工作勞累所產生,也不會因休息而得以改善,或有短暫記憶力喪失、注意力不集中、喉嚨疼痛、嚴重胸痛、肌肉疼痛、非發炎性關節疼痛、體重增加或減輕、頭痛、盜汗、神經性厭食、脈搏加快、睡眠障礙、腹瀉與便祕交替出現以及活動後疲倦持續超過二十四小時等症狀。
-
巧克力甜蜜陷阱 小心影響心臟血管健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53 -
你累了嗎? 職場憂鬱症正蔓延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