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慢性病患者
-
24節氣「大雪」降臨! 三高族牢記:留心、護心、暖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今年12月7日適逢24節氣的大雪,當氣溫降低或周遭環境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更會增加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
冷氣團到!慎防心血管未爆彈 2大族群保暖工作不馬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40根據中央央氣象局指出,近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量測血壓、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外,「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從頭到腳的保暖,更是馬虎不得,外出時,要穿戴帽子、口罩、手套、保暖衣物、襪子及鞋子等保暖物品,避免氣溫的差異可能促發心血管或中風的風險。 -
年紀輕輕就洗腎!多囊腎併發症多 新型口服藥延緩病程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9612台灣素有「洗腎王國」的稱號,大多數人對洗腎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然而,約有5%至10%的洗腎患者竟然是因為遺傳性疾病——多囊腎所導致,這群患者在40、50歲時就可能需要開始洗腎,自我實踐更是受到了劇烈的衝擊。所幸,今日已有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有望大大延緩患者病程,讓患者重拾生活品質。 -
月餅熱量高!顧及慢性病友健康 國健署提食用3大要點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588中秋節將至,許多人會吃月餅慶佳節,營養師提醒,月餅熱量極高,1個60公克重的小月餅熱量就超過200大卡,1顆約185公克雙蛋黃廣式月餅,熱量更達800大卡,等於1個排骨便當。尤其原本就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食用月餅時要特別注意。 -
鬼門開易出現幻覺? 15個思覺失調症前趨症狀1分鐘測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4臨床發現,思覺失調症病友病識感偏低,有些家屬則以為病友中邪,而到處跑宮廟、神壇,耽誤正確的治療。即使接受治療,仍有6成病友未能規律用藥,容易復發,提高再住院比率。 -
體重破百肥胖傷身 縮胃曠腸搭飲食控制慢性病不藥而癒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5129炎炎夏日,穿著清涼不僅能減少身體的熱氣及汗水,愛美的男女還能藉機展露好身材,不過看著街上袒胸露背的年輕人,41歲的王姓男子卻對此景唉聲嘆氣!因為他的體重長年居高不下,飆升到133公斤、BMI值超過37,嘗試過各種減肥方式,卻都以復胖收場,最終透過以縮胃曠腸手術成功減去57公斤,歷經1年不復胖,才得以看著路人的好身材,微笑踏出輕盈步伐。 -
突然胃食道逆流怎辦?專家教1招緩解 日常保養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62胃食道逆流主要成因與飲食習慣、胃部承受過度壓力有關;郭威廷醫師說明,患者因壓力大、容易緊張、3餐不定時等因素,引發自律神經失調,使腸胃蠕動不穩定。而進食過快、狼吞虎嚥,會讓胃需要用更多力量去消化食物,無形之中提高胃壁跟賁門的壓力,當賁門無法緊閉,胃酸持續分泌、刺激甚至逆流而上,就容易產生病變,嚴重者恐致癌變發生,民眾需要當心。
-
拆封過的藥能放多久? 藥師提醒7類藥物保存原則1次看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56疫情期間,許多人備有止痛感冒等常見藥品,慢性病患者家裡更是常有一包包藥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藥師陳映蓉提醒,務必注意有效期限(Expiration Date),如為拆封過的裸藥(錠劑或膠囊),保存期限為從領藥當天算起的6個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