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戴耳機
-
預防失智症優先顧好聽力! 醫:40歲後應定期聽力檢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30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200萬人,且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足以顯見失智症已成為全球的重大健康議題,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提醒,若出現聽力退化或明顯重聽症狀,當心可能是內耳血管阻塞,將增加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 -
人工電子耳助重度聽損者聽見聲音! 3類適用族群1次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50對於使用助聽器無法有效改善聽力的重度至極重度聽損者,可以評估是否適用人工電子耳!食藥署提到,民眾要注意,並非所有聽損者都適合安裝人工電子耳,若是聽神經缺損、萎縮或中樞聽覺認知系統受損之患者即不適用。 -
耳朵痛不一定是外耳炎! 常做這些事小心耳朵由癢轉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76比起牙痛,耳朵疼痛的情況較少,但成因卻複雜許多,最常見為外耳炎、中耳炎,顳顎關節炎、扁桃腺發炎及化膿,也可能引發耳痛症狀。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侯思任表示,耳朵癢是最輕微的痛覺,如果耳朵發癢,切勿以棉花棒掏挖,以免挖出問題。 -
年輕人過年放鞭炮 突發性耳聾、重聽、耳鳴急診案例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56中國傳統過年習俗,不少年輕人喜歡放鞭炮增添節慶的喜氣,但也常因燃放鞭炮引發緊急送醫事件,像是突發性耳聾、重聽、耳鳴都十分常見。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如遇此狀況,應及早就醫治療,以免造成永久性的聽力障礙。 -
寒流來易犯耳鳴、眩暈? 醫揭好發3族群都與1問題有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24節氣過了冬至,氣溫直線往下滑,低溫甚至下探10度,逼近寒流等級,不少人容易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受氣溫影響而導致的耳鳴,恐怕與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有關。若是單純只有耳鳴症狀,1年4季的發生率基本上相差不大,不過到了秋冬季節天氣轉涼,正是許多病毒的好發季節,有些人會因為內耳受到病毒感染而產生耳鳴加眩暈症狀,冬季更是好發鼻子過敏的時候,鼻黏膜腫脹,使得耳咽管阻塞,也會誘發耳鳴。 -
老人重聽從「高音頻區」開始退化 及時治療防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4聽力往往隨著年紀漸長而逐漸退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資深耳鼻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重聽通常會從聽神經開始退化,先從高音區開始無法辨識,逐漸連中音及低音頻區也開始退化,才知道有重聽的病症,因為人說話都以低、中音的聲音來溝通。因為一直聽不清楚,可能會讓正常社交活動減少,進而降低認知功能,少了外在聲音刺激,大腦其他部位的活躍度也可能因此下降,因此容易引發失智症。 -
長期戴藍牙耳機!全球10億青年恐損聽力 醫曝改善方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67外媒《衛報》報導,由「BMJ Global Health」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12到34歲的青年中,有24%的人「音量過高」,也就是以不安全音量收聽音樂,甚至強調全球超過10億的年輕人口恐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
聽力影響大腦?耳鳴患者置之不理 研究:恐增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15臨床上有不少病人聽力恢復後,耳鳴眩暈的後遺症卻接踵而來,也有患者納悶:神經發炎受損能恢復嗎?李宏信醫師分析,現在醫學進步,除了脊椎損傷可嘗試進行幹細胞再生醫學,手斷也可以利用顯微手術將血管神經接起來,同理而言耳鳴透過藥物治療也能使神經復活增生而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