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扁平足
-
孩子步態不穩小心是扁平足! 物理治療師公開3招預防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18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黃尚阡醫師表示,兒童的足弓約在2至6歲開始發育,最晚在10歲前發育完全,過程中家長可多觀察留意兒童的平衡與行動能力、觀察及追蹤足弓的形成,多使用環境刺激、安排足部訓練,都能幫助兒童足部肌肉發育、增加足部穩定性,及早發現、即時預防與治療都能降低形成扁平足的機率,早期介入治療對於扁平足兒童的行走狀態與能力更是至關重要,可預防兒童功能性扁平足問題並促進足弓的發展。 -
7旬翁左腳疼跛腳2年 竟是罕見足弓結構畸形另類扁平足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03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王禎麒表示,一般扁平足是指足弓比正常情形還凹陷的足部變形,如先天性扁平足或是後天脛後肌腱失能導致的扁平足,而不同於一般扁平足表現的足跟外翻,「穆勒・魏斯氏症」是一種少見的足弓結構畸形,為後跟内翻合併扁平足 -
長期跑馬拉松扁平足注意! 醫:恐好發慢性脛後肌腱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48現代人瘋路跑、參加馬拉松比賽,尤其對許多上班族來說是相對簡單容易執行的運動,但如果忽視身體狀況,在賽前短時間內做了過多訓練,或是暖身不足,很可能導致脛後肌的肌腱發炎。一旦處理不當,長期可能引起脛後肌功能衰退,造成扁平足更加嚴重,不僅影響日常運動,嚴重甚至連行走都有困難。 -
足底筋膜炎只痛足底?醫揭好發部位 親授4招居家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744「當早上起床,踩出去第1步時,覺得特別疼痛!」這是許多足底筋膜炎患者的典型症狀。台大醫院復健部醫師林孟廷表示,民眾長期跑步過度使用、本身體重過重或是先天性扁平足或高弓足者等情形,都是造成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因素,若是生活習慣不改變,患者1至2年復發機率超過5成。 -
足壓不正常不只傷膝蓋!如何自救? 專家教你2招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88經常腳痛、關節不舒服跟足壓不平衡有關?鄭祺足健康照顧師表示,步態不正常是造成腳痛、關節不適的危險因子,雖不表示與足部或關節疾病畫上等號,但仍是足部健康的重要指標。另外,體重也會影響關節狀況,步態正常者如果體重過重、長時間走路站立,關節磨損的情況往往比身材削瘦者更嚴重。 -
膝關節長骨刺上廁所都難 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6膝關節軟骨損傷屬於退化性疾病,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全台約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年紀越大、退化比率越高,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關節退化。 -
愛穿高跟鞋又久站、趴趴走! 小心穿出「足底筋膜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65足底筋膜炎多是緩慢漸進出現症狀,有3分之1的病人,雙腳都有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的構造是從腳後跟骨沿著腳下表面向前分散成扇形,附著在5個腳趾跟部的厚組織,具有長纖維能提供走路與跑步時需要的足跟張力,在走路抬起腳跟的狀態下提供腳趾支撐身體的重量。 -
3個月沒運動馬上恢復過去運動強度 足底筋膜炎來作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839因為擔心增加感染風險,許多慢性疼痛患者在疫情期間不敢回診就醫,復健科醫師發現,不少人宅在家,久坐不動,缺乏運動,雙腳長期處在低活動量狀態,很容易導致足底急慢性發炎,增加跌倒或運動傷害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