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抗體藥物
-
國衛院小分子抗癌藥系統 僅20%劑量藥效倍增副作用減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529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為手術、放療、化療、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抗體藥物,各有其優缺點,但小分子抗癌藥物已成研究趨勢,原因為具有較高的毒殺能力、較佳的腫瘤組織穿透能力,提高藥效,且副作用較低。 -
生技製藥攜手生物中心 進行雙特異性抗體的研製開發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667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指出,生技中心長期投入新藥開發、累積深厚抗體開發的平台技術與經驗,能夠研發出具有高產量及高穩定性的單特異性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因此獲得安進的青睞。 -
輕輕碰撞就骨折! 常見癌症骨轉移好發部位有這幾處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258針對骨轉移的致病機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蕭世欣解釋,骨骼內有「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2類細胞負責骨骼的新陳代謝,「破骨細胞」會移走老舊骨質,而「成骨細胞」會製造新鮮骨質取而代之。正常時候,「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的功能平衡,骨骼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但是,當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後,癌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將會造成破骨細胞過度活化,加劇骨質流失速度,導致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癱瘓等骨骼併發症。 -
說好採購千人份瑞德西韋竟跳票? 食藥署證實搶貨失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03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目前積極與吉立亞台灣分公司接洽,如果確定美國吉立亞總公司確定可以給台灣多少數量瑞德西韋,台灣官方會馬上啟動,用最快的方式讓藥品通關;但由於新冠疫情嚴峻,各國都在爭取瑞德西韋,因此吉立亞台灣分公司也不能確定到底台灣能取得多少數量。 -
國產抗新冠藥物現契機 倉鼠實驗大幅減少感染病毒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50國衛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所長廖經倫表示,先前研究團隊已成功鑑定出,具備中和SARS病毒能力的抗體,其辨識病毒棘蛋白(spike protein)胺基酸序列與新冠病毒棘蛋白胺基酸序列完全相同。 -
國產新冠藥物有望推出 長庚團隊找出抗病毒血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66長庚醫院行政中心副總執行長蘇輝成表示,長庚結合大學與醫院多個團隊,希望能找到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藉由台灣病患提取病毒與世界交流資料,分離出25株抗體,當中1株中和病毒效果非常好,對抗病毒效率能有90至98%,非常有潛力當作未來開發成抗病毒血清的藥物,目前希望能找尋合作廠商。 -
交大與北醫攜手膜蛋白癌症追蹤研究 大數據掀起抗癌新革命
癌症新知 / 乳癌4116交大生科院教授楊進木表示,膜蛋白是目前疾病診斷及治療最重要的標靶,但也是最困難的研究議題,膜蛋白已被認為與諸多癌症息息相關,如果解開其如何透過蛋白質交互作用,進而調控生化途徑導致癌症形成,有助於從根本找出治癌方法,將對癌症診斷與標靶藥物發展有重大影響。 -
長期頭痛有這3種症狀其中2項 可能是偏頭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6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院教授林高章指出,偏頭痛是最常見的神經科疾病,由於腦中神經胜肽物質,抑鈣素基因相關胜肽的過度傳導,產生抽痛、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