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抗體
-
肝病早期易忽略! 哪些族群及早做B、C肝篩檢?1次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8肝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有症狀時,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人數超過萬人。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1次B、C型肝炎篩檢,截至112年7月曾接受過篩檢的人數已經超過533萬人。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鼓勵符合條件民眾,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善用政府提供的免費服務,一生至少接受1次B、C型肝炎篩檢。 -
晚期腸癌新希望!標靶合併化療縮小腫瘤 有利手術治療
癌症新知 / 腸癌81429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直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6,829人,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直腸癌。所幸,沒有發生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臨床上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可使用,有望縮小腫瘤、提升手術切除機會;就算無法手術,亦可延長存活期,為患者帶來長期疾病控制、甚至治癒的希望。 -
吃含硒食物緩解更年期不適 這類人營養點滴補充吸收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261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家醫科主治醫師、台灣生物等同性荷爾蒙學會理事長唐雲華醫師表示,一般人年過40歲後,荷爾蒙腺體就會開始萎縮、老化,分泌逐漸減少,與更年期有關主要是性腺,包括睪丸和卵巢,像是男性荷爾蒙如睪固酮,女性荷爾蒙如雌激素和黃體酮分泌就會減少。更年期階段若補充足量的硒,能保護性腺,荷爾蒙分泌相對較充足,有助延緩衰退老化。 -
婦肌腱斷裂痛不欲生!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侵蝕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41名45歲的家庭主婦怡君(化名),每日忙於照顧孩子及整理家務,2年前手指出現莫名腫脹,且常常起床時感到全身痠痛,多次就醫都無法緩解疼痛,後來連騎機車或打開醬油瓶都出現困難,讓她苦不堪言。後來轉診到風濕免疫科,經診斷確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檢查發現,她的手部關節異常突起,經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顯示肌腱已因長期發炎造成嚴重侵蝕,造成伸指肌腱斷裂,最後決定手術開刀修復。 -
痰多、咳、喘、燒!呼吸道融合病毒來襲 醫揭治療趨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7259近日因為疫情解封加上開學後,許多學童連番生病,小兒科門診常聽到家長抱怨,幾乎每隔1、2個禮拜就需要看醫生,即將進入秋冬之際,更多呼吸道病毒開始蠢蠢欲動,根據疾管署資料統計,從9月開始,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分離陽性率開始急起直追,目前僅次於流感病毒。 -
風濕性心臟病恐有中風、心衰竭危機 專家詳解治療方式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72風濕性心臟病是因為小時候感染A群鏈球菌咽喉炎造成風濕熱,導致身體產生會攻擊自己組織的抗體,使心臟瓣膜發炎病變。陳紹緯醫師說,患者通常有二尖瓣狹窄、三尖瓣逆流、心房顫動等狀況,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併發症。 -
RSV好發於2歲以下幼童 醫警告:這症狀與新冠最不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3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與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皆屬於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是1種具有套膜的常見單股核糖核酸病毒。RSV病毒可能會造成幼童嚴重呼吸道症狀,並好發於2歲以下幼童,易誘發急性支氣管炎和肺炎。 -
6旬婦確診新冠竟出現肌肉痙攣! 醫解析肌張力不全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7年約63歲的女士於今年7月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有咳嗽、流鼻水的症狀外,同時還伴有雙眼難以張開,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上呼吸道症狀雖有逐漸改善,但雙側眼瞼痙攣的情形卻愈來愈嚴重,甚至因看不到路、步態不穩,而時常跌倒受傷。後續幾個月,痙攣情形還影響到頭頸部的其它肌肉,造成她臉部歪斜、不自主咬牙、斜頸及頭部顫抖。至神經內科求診後,醫師開立口服抗痙攣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但症狀並未改善,且愈發嚴重,連講話都變得結巴不流暢,神經內科醫師臨床診斷發現,疑似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肌張力不全症及神經退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