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擤鼻涕
-
響應5月5日世界手部衛生日 疾管署宣導正確洗手5時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226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5年以「乾淨的照護就是安全的照護(Clean Care is Safer Care)」做為首項全球病人安全的挑戰主題,並在2009年提出「拯救生命:清潔雙手(Save Lives:Clean Your Hands)」活動,同時將每年的5月5日訂為世界手部衛生日,以不同的活動主題呼籲全球響應手部衛生。 -
孩子耳朵流水恐是中耳炎? 中醫曝常見原因與治療方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70當發現單側或雙側耳朵疼痛,耳朵覺得悶悶的、聽力減弱,甚至伴隨耳腔的滲液過多流出耳朵外,要小心很有可能是中耳發炎了,當中耳發炎嚴重時,甚至會伴隨發燒,食慾或活動力下降,幼兒的耳朵如果滲出液體,相信家長應該都會嚇一跳,因為中耳炎所積累的滲液如果流出,這代表耳膜可能有破的狀況,這時家長會很擔心耳膜破掉了,是不是小孩就聾了? -
冬天過敏鼻水狂流?冬至後貼三九貼 助你改善過敏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83在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黴漿菌等多種病毒流行,民眾是否可透過中醫方法保健,達到預防這些疾病。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李杭哲醫師指出,特定人群,如容易感冒、有呼吸道問題、體質虛寒、手腳冰冷及過敏體質者,可利用每年1次三九天的機會,藉由「三九貼」改善體質症狀,增強抵抗力,以預防疾病發生。 -
寶寶流鼻涕不會擤恐鼻涕倒流 醫指導吸鼻器正確使用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14秋冬季節一到,寶寶經常會因感冒或過敏,而出現流鼻涕、鼻塞的症狀,但由於孩子年紀過小,不會自己擤鼻涕,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躺下鼻涕倒流,就非常容易會因呼吸不順,而哭鬧不休,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登欽建議,各位爸媽可考慮使用吸鼻器引流鼻涕,緩解寶寶的不適症狀,並點出父母在用吸鼻器時應注意6個地方,購買前也須掌握吸鼻器3原則,才可買到適合的吸鼻器。 -
耳鳴與胃食道逆流同時發生!有因果關係? 醫師破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39胃食道逆流與耳鳴是2種不同器官的疾病,胃食道逆流的發生,常因年齡老化,或是長期胃酸分泌過多,而造成食道末端與胃連接處有一環狀肌肉「下食道括約肌」賁門變得鬆弛,使胃酸逆流進入食道,往往胃酸往上衝到咽喉,導致喉嚨乾、痛或痰多,或火燒心症狀。此時若同時出現耳鳴的症狀,除了胃酸的預防及治療外,也應針對耳鳴加以處置。因為,耳鳴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改善胃酸問題而消失。 -
北市腸病毒正流行! 衛生局:孩子染腸病毒建議這樣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70北市衛生局提醒,進入流行期後,北市幼兒園、短期補習班、托嬰中心及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腸病毒感染(含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發現個案之班級應採停課7日(含假日)措施,腸病毒學(幼)童應請假在家休息7天,不到校也不要到公共場所、托育中心或補習班等,避免疫情傳播。 -
腸病毒升溫!北市整備防疫 提醒家長:孩子生病不上學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915腸病毒疫情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近4週腸病毒疫情呈上升趨勢,全國第18週(4月30日到5月6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1,123人次,已高於全國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而台北市第18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84人次,尚未達北市流行閾值1,100人次。 -
10歲童嘴腫痛流膿!竟是細菌感染造成 醫提醒預防方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46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蘇軏表示,膿痂疹是皮膚表層的細菌感染,通常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所引起,這些細菌平時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環境及皮膚表層,雖然在健康的人身上並不會造成疾病,不過台灣因氣候潮溼悶熱,細菌很容易在皮膚孳生,一旦免疫力下降或是皮膚出現小傷口,細菌就會趁虛而入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