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支架
-
心臟權威醫師曝心臟病具有多樣性 守護心臟健康有方法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10本周六(12月23日)將舉辦健康公益講座,共分3場,第1場由北醫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達,主講「認識心律不整 專家談護心保健」;第2場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辜浩源,主講「臨床心理師談 自律神經失調修復術」;第3場由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主講「耳鼻喉權威醫師開講 秋冬常見耳鼻喉疾病」,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可至「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官網查詢相關訊息,或撥打報名專線:(02)2391-5568轉報名組,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
8旬翁三尖瓣閉鎖不全併心衰竭 台大首以最新醫材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4682歲男性病患周先生,由於嚴重三尖瓣膜閉鎖不全合併右心衰竭,在藥物治療下心衰竭症狀加劇,因其為高齡病人,且拒絕接受傳統開心手術治療,經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醫療團隊的評估,排除其他可能治療選項,決定引進TricValve系統。在台大醫院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專家審核同意後,向食藥署申請專案進口,於2023年11月4日成功地利用TricValve系統執行異位性上下腔靜脈支架瓣膜置放術,而病患於術後心衰竭症狀大幅改善,精神和食慾比起手術前都有明顯的進步。 -
加國商人脊椎退化寸步難行! 來台接受1手術恢復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04楊志鴻提醒,退化造成的脊椎不穩定、神經壓迫是相當常見的熟齡疾病,但許多患者聽到要做「龍骨手術」都會猶豫再三,「像King先生在1周內果斷決定手術、根除病灶的患者非常難得。」但隨著手術中即時的影像系統的出現,搭配導航系統,不僅大大降低手術風險與併發症,也能縮短住院與康復期。 -
主動脈瓣膜狹窄竟腸胃出血 心臟內外科醫師聯手換瓣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79高齡82歲的高爺爺在年輕時因冠心病置放過冠狀動脈支架,日前他因腸胃道出血和血便反覆住院,卻遲遲找不到原因,最後連腎功能都出問題,必須洗腎, 2個月後他再度住院,醫師發現他還合併有心雜音,遂照會心臟內外科團隊評估,結果發現他主動脈瓣狹窄合併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診斷是罹患罕見的「海德氏症候群」,考量患者年紀大、慢性共病多,心臟血管外科諶大中主任與心臟血管科詹仕戎醫師聯手於複合式手術室執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術後2天,高爺爺順利出院,解決了心臟問題,腸胃道也不再出血。 -
小腦萎縮症常見症狀別輕忽 中醫助6旬翁找回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53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指出,罹患小腦萎縮症的因素可大致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因素主要與基因遺傳、DNA修復異常、生化酶缺乏,以及先天的身體免疫缺陷有關,免疫功能失調的患者往往約在40歲左右時出現症狀,具體的發作時間取決於患者的身體正氣強弱的狀況;後天因素則包括氣血虛弱、腎氣虛,腎氣虛可能與先天的體質有關,也可能是後天發生的;其他如車禍、外傷導致流血過多、病毒感染和疫苗注射等,都有可能引起小腦萎縮症的發生。 -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可靠低劑量電腦斷層揪出肺部結節
癌症新知 / 肺癌6081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利用X光穿透身體不同組織密度所產生的訊號差異,經電腦計算、重組出身體切面影像。相較傳統X光攝影,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因為掃描角度較多、獲得訊號較多,可更清楚顯示各層面之內部結構,可篩檢出極小的肺部小結節,且對非鈣化之肺部小結節,有高於一般胸部X光的偵測率。 -
撕裂性胸痛恐主動脈剝離? 醫談主動脈剝離成因與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81主動脈剝離是危及性命的急症,陳紹緯醫師解釋,我們的主動脈壁有3層,內層、中層、外層,如果主動脈內膜有破裂口,血液便會灌入血管壁中,導致血管壁撕裂,而被稱為主動脈剝離。原本血液該走的管腔稱為「真腔」,血管壁中撕裂的空間稱為「假腔」。 -
天冷好發心絞痛!典型症狀勿輕忽 未治療死亡率逾3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77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最近1、2個月,她常常在活動時覺得很喘,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變得更加嚴重,本以為是肺部問題,門診安排X光檢查,卻沒有發現異狀,呼吸功能也正常。由於喘的症狀一直困擾著江太太,後來她便轉診到了心臟內科,安排了心肌灌流檢查之後,發現其心肌局部缺氧,後來又接受心導管檢查,證實其心臟左前降支冠狀動脈已有嚴重狹窄,經過氣球擴張和藥物支架置放,症狀已有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