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支氣管炎
-
小心黴漿菌感染! 「行走的肺炎」久咳發燒卻行動自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01黴漿菌肺炎是種呼吸道傳染疾病,患者症狀不一,可能會有感冒、咳嗽、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且咳痰時顏色呈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示警,黴漿菌肺炎主要透過飛沫傳播,但跟一般肺炎不同的是,許多病人即使發燒仍保有活動力,因此常延誤治療。 -
胸悶吸不到氣? 醫授4大「胸腔復健」法改善心肺功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76萬芳醫院復建醫學部醫師林硯農表示,患有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型肺部疾病、新冠肺炎後遺症等肺部疾病族群,病人在活動時常容易感到胸悶、吸不到空氣等窒息感,導致活動意願降低,在不知不覺中,縮小活動範圍或選擇靜態活動。 -
黴漿菌流行與抗藥性有關? 專家示警:恐爆強勢細菌株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001面對中國爆發肺炎黴漿菌多起個案,台大感染科教授黃立民表示,如果中國這一波疫情是受到抗藥性影響,出現新的強勢抗藥性細菌株,就防疫來說,將更為吃力。 -
講座報名/克服換季耳鼻喉疾病困擾! 專家來指點迷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215李宏信醫師解釋,鼻過敏又被稱為過敏性鼻炎,尤其鼻過敏的症狀在季節交替時可能會加重,是因為氣溫的變化容易對鼻腔組織產生刺激所影響,鼻過敏除非透過治療、手術或排除過敏因素,否則症狀不會消失。 -
黴漿菌入侵校園? 關於肺炎黴漿菌感染症疾管署全解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1089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台灣1年4季均可見感染案例,唯好發於春、夏之交及秋天,主要感染途徑是經由飛沫傳染。 -
本土副傷寒個案數創10年新高! 黴漿菌威脅也襲捲而來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41疾管署公布,今年累積22例本土副傷寒確定病例,創10年新高,部分個案是因生食或食用未充分煮熟的食物而染病,其中以烤蚵、生蠔、生蝦、生魚片及生干貝等風險較高。為此,啟動專案調查,分析比對菌株,並針對個案進行詳細疫調,釐清感染源。 -
天涼好哈啾!季節交替鼻過敏大爆發 日常緩解4大建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45李宏信醫師解釋,鼻過敏的症狀在季節交替時可能會加重,是因為氣溫的變化容易對鼻腔組織產生刺激所影響,呼吸時,空氣由鼻孔進入,但並不會直接抵達肺部,而是會先經過鼻腔組織,包含很重要的「下鼻甲」來調適溫度及濕度,以便吸入到肺部。當氣溫下降時,下鼻甲及鼻黏膜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鼻黏膜就會產生分泌物,而下鼻甲則會冷脹熱縮,過敏性鼻炎就是下鼻甲一直處於冷脹的狀態,進而造成鼻塞、頭脹痛及其他過敏症狀。 -
小孩發燒一定是感冒? 急診科醫師第1線分析常見3病毒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0疫情解封後的「免疫債世代」,在兒童急診所見,是以往有季節規律性的傳染病,例如夏季的腸病毒、細菌性腸胃炎,冬季的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腸胃炎,都在2022年底後同時流行。彰基兒童醫院兒科急診醫師提醒家長,勤洗手、避免出入公眾場所、外出多戴口罩,可避免孩童時常生病,而且可延緩「免疫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