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敷料
-
媽祖繞境腳起水泡該不該刺破? 皮膚科醫師建議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54台灣宗教盛事大甲媽祖繞境,已如火如荼展開,今(13)日在新港奉天宮舉行祝壽大典,接著開始回程,信眾希望祈求著國泰民安,戴著口罩跟著隊伍一步一步跟隨媽祖前進;長時間與距離不斷行走,雙腳很容易因摩擦出現水泡,如果破裂處理不當,有發生細菌感染風險,醫生建議不要勉強繼續應就醫檢查。 -
服用抗凝血劑拔牙該停藥嗎? 牙醫警告「潛藏風險」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6431根據美國牙醫協會(ADA)發表文獻指出,大部分牙科手術,術前並不需要停藥或改變原本的用藥處方。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張家豪表示,口腔內有豐富微血管,拔牙手術確實最擔心「出血」,但其實拔牙是牙科常規手術項目,牙科手術的出血,都可以透過確實加壓止血、縫合、置放止血敷料等方式有效控制。 -
切菜割傷手指塗優碘就好? 教你4個最新傷口照顧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62一般人都以為傷口要保持通風乾燥,才容易癒合。事實上,彰化秀傳醫院高壓氧中心傷口治療師羅文真指出,從許多年前開始就不斷有醫學研究發現,乾燥的傷口反而好得慢,有的還會嚴重到要再清瘡一次,所以傷口適度的保濕是很重要的。遠在200多年前,科學家的確是認為應該保持傷口乾燥、避免細菌感染,但經過不斷的實驗,目前醫學界已經公認,濕傷口好的速度,比乾燥傷口快約1.5倍。 -
65歲以上3成口中無牙 台灣牙材需求隨高齡化持續加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929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在醫療器材的品項中,牙科產品整體佔較小,比重僅7.1 %,但隨著人口高齡化、齲齒問題以及民眾對於牙齒矯正及修復的需求,造成這幾年牙科醫材的成長。 -
1個捐贈角膜120人受惠 台大醫院3項技術生技展現實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732020亞洲生技大展從7月23日(周四)至26日(周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4樓舉辦,總統蔡英文親自前往開幕剪綵,台大醫院於會場開設生醫鏈結產業門診,吸引產官學技術合作,另發表眼角膜、腸躁症腹痛及外科手術等醫療新技術。 -
合一ON101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新藥 可望明年上市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68中天生技發言人黃山內指出,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為糖尿病最主要併發症,盛行率達6.3%,有19%至34%的糖尿病患者終其一生會發生足部潰瘍,導致下肢慢性皮膚病變,嚴重患者會被迫截肢,截肢後5年存活率僅有約60%,較某些癌症存活率更低。 -
她小腿遭麝香豬吻 傷口潰爛被細菌生物膜覆蓋難癒合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92黃姓婦人被寵物豬咬傷後,自行在家護理約3至4個月,仍不見傷口癒合,年前終於因傷口持續疼痛難耐而就醫。羅東博愛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林唯農表示,黃婦就醫時傷口大小約為5平方公分,已有感染情形,可清楚看見傷口上層被細菌生物膜覆蓋,阻礙傷口癒合。 -
圍爐吃鍋小心燒燙傷 事發當下謹記5字口訣別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19一旦發生燒燙傷,不論傷口大小或嚴重程度,最重要的是「立刻沖冷水,讓皮膚快速溫和地降溫」,在冷水下至少沖15至30分鐘,可避免高溫持續停留在皮膚上,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但切記勿以冰敷的方式降溫,因為燒燙傷時皮膚組織較為敏感,反而容易發生凍傷。